第一二零一章 叶赫(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其实,杨振从祖克勇等人的报告里已经知道南褚的名字和官职了,并且知道他懂得辽东官话。!零·点?墈¨书` -吾¢错+内¢容`
当然,最奇特的是,他是带着一批蒙古牛录投降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太寻常的东西叠加在一起,才让杨振觉得有必要当面询问一番。
但他真正想问的,却并不是其名字和原来的官职。
“既然是满洲正黄旗三等梅勒章京,为何麾下多是蒙古骑兵,而且还是察哈尔骑兵?你是女真出身还是蒙古出身?”
“回禀都督,情况是这样的,前察哈尔亲王额哲,是奴才的外甥,因此奴才曾被命为察哈尔余部总管,两年前额哲病逝,其弟阿布鼐继位,奴才随即被免。去年,盛京城新君即位,奴才又被起复为察哈尔余部总管。”
面对杨振的询问,这个名叫南褚的中年男子竟然说出了一段令杨振、祖克勇等人都惊讶不已的话来。
这哪里只是一个三等梅勒章京啊,这分明是一条大鱼啊!
就在杨振等人面面相觑地看着他的时候,这个自称南褚的中年男子接着说道:
“是以,此次奴才奉命跟随和硕英亲王南下,麾下除了一些世领的满洲牛录,其余都是察哈尔左翼骑兵。至于奴才本人,算是女真出身。”
“算是女真出身?”
原本就对南褚的身份大感惊异的杨振,听了他说的话,更是直接反问了一句。
“奴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奴才虽然出身女真,但却不是出身于爱新觉罗家做主的建州女真!”
“哦?”
听到这里,杨振在表面上虽然仍旧一副毫无波澜的样子,但在他的内心之中却已大为震动。
这个南褚的话,仿佛在突然之间为杨振的北伐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杨振的北伐,固然是为了收复辽沈的土地,收复东北乃至拿下整个外东北的土地。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他要将这些土地上生存的异族全部驱逐,或者消灭。
随着进入这个时代越久,他就越是清楚的认识到,这样做不仅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属实很难做到。
因为一旦真的这么做了,那就等于是迫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所有异族,继续团结在原本小小的建州女真的身边,坚决与自己为敌。
这可不是智者所为。
如果关内太平,没有后顾之忧的话,他倒是可以凭借金海镇在军事装备方面取得的压倒性优势大杀四方,一路碾压过去。
但是想想关内的乱局,还有许多烂摊子要收拾,他现在根本无法全力以赴北上,将整个东北的广袤大地化为郡县。¨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
这就意味着,目前情况下,他也只能如同以往历朝历代的汉人王朝做的那样,在关外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进行治理。
当然,对关外腹心之地,即辽沈地区,那是必须要收复,驻军,移民,垦荒,然后牢牢掌握的。
但是,对于辽沈地区以外更加广袤的东北和外东北地区,目前最佳的策略,成本最低的策略,仍然是拉拢分化,分而治之。
当然了,这个拉拢分化、分而治之的策略,既要建立在强大军事威慑的基础之上,又要找到可以分化敌人的突破口。
这一点,杨振是很清醒的。
当下,听了这个名叫南褚的中年俘虏的话,杨振与祖克勇对视了一眼,彼此仿佛都看到对方眼底的一抹惊喜之色。
没错,就是惊喜。
今日这个南褚,可以因为其并非出身建州女真而选择投降金海镇,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更多不是建州女真出身的其他清虏将领,同样因为这个理由而投降。
因为,清虏八旗并非铁板一块。
在外无强敌的、而且自身强大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会被强硬的捏成铁板一块,但是一旦内部衰落,而且外有强敌压境,他们强行拼凑在一起的“铁板一块”就会出现裂痕。
眼前的这个南褚,显然就是一个先例。
正当杨振的心思高速运转想着如何分化清虏八旗的时候,就听见这个自称南褚的中年男子接着说道:
“不敢欺瞒都督,奴才实出身叶赫,叶赫贝勒金台石乃是奴才祖父,奴才是叶赫那拉德尔格勒的长子叶赫那拉南褚!”
“叶赫那拉南褚?你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嫡长孙?!”
“正是!都督——知道叶赫?知道奴才祖父?”
杨振当然知道叶赫,也知道叶赫部乃是被老奴奴儿哈赤所灭亡的,其末代大贝勒金台石不屈而死。
当然,杨振之所以知道叶赫那拉金台石,主要是因为传说中他在死前所发出的“诅咒”:
“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亡建州女真!”
这个所谓的“诅咒”后世有很多“版本”。
有的说金台石死前说的是:“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灭满洲”。
有的说是:“灭满清者,叶赫那拉”,等等。
当然,也有的版本说,发出这个诅咒的并不是大贝勒金台石,而是金台石死后叶赫部的另外一位贝勒——金台石的侄子布扬古。~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
,!
但是所有这些版本,要么被称为“金台石的诅咒”,要么被称为“叶赫那拉的诅咒”。
对于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杨振当然是严重怀疑的。
因为叶赫部被灭亡以后,主要首领尽皆被杀,而其余部,则被分散编入了当时的后金八旗之中。
就算金台石或者布扬古临死之前真有这样的诅咒,以老奴奴儿哈赤对待敌人的残酷嗜杀本性,也绝对流传不下来。
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所谓“叶赫那拉的诅咒”,大概率是两百多年后民间对“叶赫那拉杏贞”也即慈禧太后出身的一种“编排”和“戏说”。
当然了,杨振内心虽然严重怀疑“金台石的诅咒”存在的真实性,但是他对叶赫部与建州女真之间绵延数代的历史仇怨却是毫不怀疑的。
因为若非如此的话,不管是叶赫那拉的诅咒,还是金台石的诅咒,就根本不会有广为流传的基础。
现如今,距离叶赫部被灭族,不过二十来年而已,甚至许多当事人都还活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新命记》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