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父亲王修平是技术主任,经常需要和两位专家jiāo流,逐渐王耀一家和伊万也熟悉起来。伊万和扎伊采夫同志不同,他一个人来中国没有家人照顾,因此家里每每做了好吃的,母亲也会让王耀带些给伊万。
195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从下半年开始,大跃进的làngcháo便席卷了全国。从炼钢业开始,各个产业的从业者都怀着高昂的生产热情,希望让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王耀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氛围的改变,是在九月末的生产工作会议上。会议在研究制定第四季度的生产计划,大部分领导的意见是厂里也应该紧跟时代的làngcháo,利用钢产量大幅上升的有利条件,提高总下水量。
两位苏联专家都委婉地表达了反对的态度,认为盲目提高生产目标很可能会造成生产不达标等众多问题,技术上也存在困难。
两边的意见相持不下,渐渐声音都高了起来。王耀虽然不太懂技术,但就从会上听到的说法来看,两位专家都很实在地从技术生产角度去分析,而厂领导总是在谈国家的号召、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让他觉得不靠谱。
他看了父亲一眼。父亲作为技术主任,对生产相关的事项最有发言权,但今天却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附和几句。他隐约觉得一向谨慎的父亲其实是不赞成厂里的意见,只是不好说出来。
伊万建议提高生产能力要一步步慢慢来,首先要扩建船坞等基础设施,可以先将这些扩建计划提上日程,等明年再实验性地扩大生产。
与会的生产负责人邢主任qiáng烈主张扩大生产,对专家的说法感到不满,一拍桌子站起来:“两位专家,你们分析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我们做不成呗!可能我说话有些直白,希望你们可以理解。如今全国上下劳动人民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我们厂也不能落后,全厂的员工都希望能撸起袖子大gān一场!我们请你们来是帮助我们生产的,不是请你们来拖后腿的。船坞要造,船也要建,两件事互不妨碍嘛。只考虑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积极性,这是过分保守的右倾思想!”
这话说得太重了,会场一下安静下来。王耀和扎伊采夫同志的纪翻译对视一眼,两人都没出声。伊万转头问王耀:“他刚才说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APH/黑塔利亚同人)「红色组」长冬如许》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