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渐渐地娜塔莎也有些动心。她犹豫许久,最终向伊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说:“那你不要去上海。”
伊万答应了,于是他们在1994年底一起来到中国。
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并没让他们觉得离家太远。这座由俄罗斯人奠基的城市仍然保留许多俄式建筑,尤其是中央大街,常在不经意间给他们带来家乡的气息。
最大的不便是语言不通。和过去不一样,现在中国的学生都不学俄语了,英语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外语。伊万英语还行,但他和他的中国学生口语都算不上很好,有时候因为口音问题重复几遍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不得不拿纸把单词写下来。
既然有这样的困难,伊万原本也很愿意学中文,他便开始学了。他的学生中不少也会把俄语课作为二外,实验室里中英俄三种语言混着用,jiāo流还算顺畅。
娜塔莎一开始不想学中文,但语言不通总是诸多不便。她想将来能不能开个诊所,便也开始学了——当然后来她意识到她的医师执照在中国用不了,这是后话。但自从能简单地用中文jiāo流之后,她便与邻居熟悉了起来,经常相约晨练、逛街,也不觉得无聊了。
jī飞狗跳的一两年后,他们都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伊万重新得到研究经费,实验室的工作步入正轨。娜塔莎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其中还有本地的俄罗斯族人,现在中文说得比伊万还好。朋友们知道娜塔莎原来是医生,要是身体有点小毛病都会来问她。娜塔莎总是乐于帮忙,很高兴自己多年的医术还用得上。
和在莫斯科时一样,他们仍然时常为琐事而争吵,但这不就是生活本来的面貌吗?
伊万并非从没想过要去上海,但每当他这么想的时候,他总是同时感到希望和畏惧。当他学会中文里“近乡情怯”这个词语时,他觉得这再贴切不过了。尽管上海并不是他的故乡,心情却完全是相通的。
他的内心仍在追问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王耀要对他如此决绝。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探究。也许他从来都没弄明白真正的王耀是怎么样的,即使找到王耀,也许他最终得到的只有嘲笑和不屑。他的愚蠢和痴心让他念念不忘,他咎由自取,这是再好不过的嘲笑他的理由。他害怕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他连那个美好的影子都要失去了。
不想错过《(APH/黑塔利亚同人)「红色组」长冬如许》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