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合掌人生 > 默认卷(ZC) 十五 荣民总医院“开心”记

默认卷(ZC) 十五 荣民总医院“开心”记(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一、身体与我

一九九五年六月,狄安娜台风过境,山河大地被彻底地洗刷了一番,空气污染严重的台湾,顿时花草树木欣欣向荣。尤其是佛光山上的菩提树,叶片伸张得鲜绿、圆满,充满着生机。狄安娜台风,能够令灰头土脸的台湾“妙手回春”,是自然环境的医生。

台北“荣民总医院”,在六十天以前,解决了我生死攸关的一个障碍:因冠状动脉阻塞,完成了心脏再生的绕道疏通手术。在我全心的期待下,医疗人员扶助我走向生命流程的新境界,真是恩同再造。

在年龄上,我当时已经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我很感谢我的身体,一生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麻烦。少年时候,一次我掉进寒冷刺骨的冰河里,生存机会很渺茫,后来自己也不知怎样的回到家,喝了些姜汤,居然就没事了。

出家后我成了沙弥,一次害着严重的疟疾,在缺乏医药的情况下,吃了师父志开上人差人端来的半碗咸菜,居然不药而愈了。

二十多岁我来到台湾,第一次学会骑脚踏车,春风得意地骑在田间小径。忽然路上来了一位小姐,眼看着就要撞上她了,一闪避,连人带车从好几丈高的桥上,头下脚上地掉到干河床里,“啊,要向人间告别了”!我悠悠忽忽苏醒过来,摸摸头,还存在着,原来是虚惊一场。带着轻微的擦伤,扛着摔得支离破碎的脚踏车,狼狈地回到挂单的寺院。平常是人骑车,转瞬间变成了车骑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十多岁,我到了宜兰雷音寺,带着一群年轻人,热情洋溢地到乡间城市环岛弘法布教,因为疼惜音响,怕在车上颠簸给震坏了,抱在膝上,一坐十几小时,后来双脚害了风湿,医生说要锯断双腿,一忙下来,忘了这件事,后来双膝也不药而愈了。

五十多岁,我被证实得了糖尿病,这是身体第一次对我提出谏言:饮食要控制,作息要正常。这些年来,常常为了兑现对信徒大众一句话的承诺,而忘记了自己身体的需求,跨国跨地区“限时快递”,往返奔波,心里不觉得忙累,但使用了几十年的身体告诉我,什么是它需要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限量、少油、忌糖、低盐、定时、定量。避免油炸、油煎、勾芡的食物;蔬菜、水果,均选择纤维质高、糖分低者,如果身体过胖,要能渐次减轻体重,有助于血糖控制。平时以饮食、运动、药物配合,可达到控制的效果。饭后散步半小时,有助于降低血糖。

两年前我跌断了腿,有三个月时间不便运动,“荣民总医院”蔡世泽医师建议我打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所以两年多以来,早晚打针、吃药、扎手指头,以测量血糖,成了我另一种定课。蔡医师说,糖尿病患者,像走钢索的人,步行在宽度70~100mg/dl血糖值的钢索上,一边是致命的休克,另一边是逐步接近的病变,在此过程中,不容稍有闪失。

一个人一旦患了糖尿病,不管他是幼年、青年或老年,可以说是命定与“平衡”相伴一生,很难有痊愈的机会,就等于头发变白了的老人,难以追回黑发的青春。

二、心脏有恙

一九九四年八月,我一生当中第一次前往南非弘法,主持皈依典礼,讲演,开示,会客,上机,下机,比平常更忙碌一些。一天夜里,心脏突然绞痛了几次。回台后,我立即请“荣民总医院”江志桓医师做心导管手术检查,证实是心脏三条冠状主动脉已经严重阻塞,必须立即开刀治疗。

这时,我想到在欧美的行程已经排定,尤其是欧洲,很多佛光会期待着我去成立。又坐了几十小时的飞机,光是回程就连续乘坐了近三十小时的飞机,但是完成了心愿,心情很是愉快。

过年期间,我真的感觉到说话也费力气了,我的身体严重地提醒我,再不接受治疗,性命堪忧!

然而,在菲律宾举行的“佛光会世界总会”第六次理事会议,四月即将召开,根据医师对我的忠告,开刀后得调养半年,这次会议我曾经应承了要出席的,这样,我的诺言就不能兑现了。最后,我去了菲律宾。

在菲律宾,得知跟随我四十年的佛光山住持心平,先我而去了!回到山上,赶得及看一眼他在万寿堂的灵龛。“生命无常”原本是我们出家人体会得较深刻的一句话,而我现在受到的是巨大的冲击。尽管我有一千多个出家弟子,但是这一千多人在我心中都是独一无二、你我他都无法取代的。

用医药控制了八个多月的心脏,我对它感到很抱歉!现在,我决定好好善待它,住进“荣民总医院”,接受开心手术。

三、重当学生

四月十九日,我住进了荣民总医院病房,很感谢大家的好意,这是最宽大、舒适的一间病房。

“荣民总医院”在院长彭芳谷、副院长姜必宁的领导下,为我组织了一个医疗小组,精选院内的优秀医师,为我诊疗,包括:江志桓、蔡世泽、李德誉、陈国瀚、余荣敏、蒋毅宏、游慧玲、李淑芬、李坤华等各相关科别的专门医师。

这次由年轻的张燕医师为我主刀,他曾参与南非世界第一个换心手术,曾在南非开普敦接受心脏开刀训练,有为千名患者动手术的记录,许多人推崇他是“台湾第一刀”。

下午两时,我刚到达医院,护士小姐们马上为我做了例行检查:身高178公分、体重86.5公斤、血压160/70mmHg、体温36℃。

下午五时,张燕医师来到我的病房,拿出一个心脏模型,为我解说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心脏是个中空的肌肉器官,约拳头大小,位于胸腔内的两肺之间,每天不分昼夜,二十四小时将血液输送到循环系统中,供给人体所需。

“心脏的功能是把含氧的血液运送到动脉血管系统,再经由这些动脉系统输送到全身组织。同时收集静脉的缺氧血液,运送到双肺进行氧交换。

“心脏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微血管、淋巴管等。

“供给心脏所需氧气和养分的血管称之为‘冠状动脉’。主动脉有三条,若有一条或多条狭窄或阻塞,会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引起胸部疼痛或压迫到整个机能的正常化。继而产生心绞痛、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脏衰竭、休克,并发肺水肿现象。

“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的原因,大都是由紧张、疲劳、高血压、糖尿病、工作压力、体形肥胖、缺乏运动所引起。”

我说:我的情况是由于常年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时时承受塞车的紧张、压力而致病。换句话说:患了“高速公路奔跑症候群”的缘故。

张燕医师又详细地说明了开刀的过程,对于“行外人”来说,真是有点儿“耸人听闻”。很感谢张医师,我很欢喜他这样清楚地让我了解我本身的状况。

四月二十日,早上七时三十分开始:抽血检验、尿液检查、左心室摄出分率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凝血时间测验、肺功能检查、血管功能检查。

中午,呼吸治疗科医师郭正典来到我的病房,说明早上各项检查的结果,除了心脏略为肥大缺氧、血管部分阻塞,其他一切正常。

下午,复健科护理蔡孟书、游惠玲来到我的病房,指导我手术后必须做的几项复健动作:

1.呼吸训练:主要作用是清痰。这也是手术后最重要的工作。开过刀,会影响到生理的正常运作,最明显的是肺部积痰。现在先学会动作要领,痰清除得越快,身体的运作功能也就恢复得越快。如果痰留在肺部时间过长,会导致肺炎。

这种呼吸训练,配有个机器,上面可依吹气的多少而显示出肺活量来。一般标准是从两千毫升到两千五百毫升。我依护理小姐指示,口含深呼吸训练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指针直线上升,三千、四千,到顶点了!从我胸腹间涌上来的气还绵绵不断,并不费太大的力气,蛮有趣的!

据护理小姐说,通常情况,每练习一次要休息五分钟。我自觉并不怎么费力,所以三分钟内吸完了三次,每次都到达顶点。如果指标高一点,大概可以达到五千吧。护理小姐惊讶之余,连说运动健将才有这样的肺活量。

2.抱胸咳嗽:手术过后第一、二天,等麻药退除、完全清醒后,要以咳嗽方式将痰吐出。因为动的是胸部手术,所以咳嗽改以腹部方式。首先将双臂紧贴身体,双手抱胸,先吐气使腹部缩小,再吸气使腹部胀大,而后用腹力将痰咳出。这件事对我比较困难一点,虽然我也常常咳嗽,但是一生都没有吐痰的习惯,努力了几次都不得要领。这时心里倒很佩服有些人深深地一咳,立刻一口飞痰,可以射出五六尺远了!

我又练习了几次,希望达到医生满意的标准。很感谢呼吸治疗科王家弘主任亲自为我示范讲解。

3.脚板运动:双脚脚板上下摆动,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整个下午,我反复地练习这三样动作,来巡视病房的护士小姐,都说我很用功,是个合作的病人。

我自觉是个学生,来到另一个世界,是心脏病敲开了这个新世界、新学校的门,我是个一年级的新生,高度的求知欲,使我几乎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四月二十一日,营养师刘丽芬小姐,来告知昨天的抽血检验,显示营养状况良好,并说明均衡饮食的好处是:

1.供给身体足够的营养。

2.保持理想的体重。

3.使血糖平衡、趋于正常。

4.避免或延缓并发症。

平常每天最好喝两杯低脂或脱脂牛奶,主食是体力的来源,“量”需控制,但不可不摄取。

四、病者的尊严

四月二十四日,几天来,忙着复习,忙着接受各科医师的讲习。我有信心,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病人。

明天就要动手术了,首先,护理长沈志萍小姐,带领我到恢复室、加护病房去认识环境,并由加护病房护理长明金莲小姐为我解说。接着,麻醉医师陈瑞祥为我说明恢复的情况。

“大师,您怕死吗?”年轻的陈医师突然问了我一句。

“死倒不怕,怕痛!”我回答,“一个人健康的时候,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说起话来威仪,安详,有序。一旦倒了下来,病了,尤其是痛了,难免要叫出来,甚至哭出来,唉,这时候连个狗熊都不如了!”

“大师,请别这样说,健康的人固然有健康的尊严,但是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哭、叫、喊痛……这些都是病人的尊严!”

啊,太美了!陈医师对于病者这一套的诠释,可以让生病如我者,痛得“心安理得”,而不光是劝一个疼痛难忍的病人说:“要忍耐啦!”

这一份温暖体贴,这种对病者人性化的关怀,正是我要提倡的人间佛教啊!

“荣民总医院”,是个具有人间佛教特色的医院——有人情味。

希望人间佛教的工作者,每一个人都有对他人的这一份体贴与关怀,要有“人情味”。

下午,各相关科别的医师和护理人员,都来“验收”我几天来学习的成果。

护理小姐分别在我左右手打蒸馏水和盘尼西林,这样可以测试药物过敏与否。十五分钟后,反应一切正常,没有药物过敏的症候。

呼吸治疗科王家弘大夫来验收我腹式咳嗽的练习成果:还好!

复健部物理治疗师蔡孟书小姐等,一起来检验我深呼吸肺活量的训练:一样是四千五百毫升,顶点以上。

手术麻醉师陈国瀚医师,特别为我说明:手术后,我将使用深呼吸器维持十二至二十四小时,如果情况良好,可由自己呼吸,但一定要用咳嗽来清痰。

主刀的张燕大夫,是个细心周到的人,今天又来检查我的香港脚治疗情况,又详细地询问身体状况,并观察精神状态。他解说疼痛对于人的意志力有牵制的作用,强调深呼吸训练做得好,能有很大的帮助。今晚要禁食,以方便明天的麻醉;同时要灌肠,以减轻肠胃的负担。

新陈代谢科的蔡世泽医师,是我糖尿病的主治大夫,他为我说明从手术开始到恢复室这段期间,不能进食,所以血糖控制的方法是将胰岛素加入葡萄糖内注射入体内。

加护病房主任江志桓医师,为我解说,手术后直接送到恢复室,等到神志清醒、情况稳定,即可送入加护病房。这时,每隔两小时,有护理人员帮忙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

“荣民总医院”副院长姜必宁医师,是心脏科的权威,是前两位蒋“总统”的心脏主治医师,他也前来打气,给我更多的信心、力量。

今晚,九时三十分,我早早地就寝了。我遵从医师们的吩咐: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手术后的康复。要记住常做深呼吸、咳嗽清痰、翻身及四肢运动。这些课题,我在心里又演练了一次,于是,安心地入睡。

五、即将远航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今天是手术日,我也起得很早。

六点多,护理小姐送来两颗药给我服用,这是控制血液循环用的,同时也能使手术后的伤口减低疼痛感。

七点整,在慈庄、慧龙等十多人的目送下,护理人员把我送进了手术房。我很想告诉大家:“不要担心,我会凯旋的!”但是一道门已经把我和他们分隔开了,这是个外太空一样的世界,一个陌生的新世界!

七时四十分:打麻醉针。

八时三十分:进入第二手术室。

九时四十分:真的要开始了!除了主刀张燕大夫,另有三名医师、两名护士环绕着我。来吧,期待的时刻到达了,我很放心把这一具色身,交给医师。

我很快在麻醉药的催促下失去知觉……

我在事前经由讲解,已经知道:

首先,医师会将我的胸腔锯开,把心脏露出,使它静止,另以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脏的运作,再做绕道的连接手术。医师会从我的左腿上,开出一道五十多公分的口,取出约四十公分长的隐静脉,再从胸部取出一段内乳动脉备用。医师们拿这些静脉,从主动脉开口接上,连接到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下段。这样,心脏血液通畅,全身机能可以获得改善。一共搭建了三个大的“捷运系统”,以及三个小一点的“桥梁”。

一时五十分:手术完成,再做胸腔的接合工作。

三时三十分:从手术房回到恢复室。

在恢复室,院长彭芳谷、副院长姜必宁所领导的医疗小组十分关心我的情况。已皈依四十年的弟子慈照,积了一年的假期,这段期间里里外外跑腿,他也进入恢复室来探望我。

深夜十二点多了,张燕医师才从恢复室离开。

这一切,我一无所知,就像我平常深睡状态一般,无梦、无虑,只是平常随时都能配合自己想要起床的时间,准时或提早起床,这一次,身体服从医药的指令,密切地配合体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清醒过来。

四月二十六日下午,终于有点知觉意识了,发现双手被绑定在床上,一大堆的管子,从身上延伸出来,很像另一种机器。好像慈惠法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师父!您现在在恢复室。”

我觉得没有力气回应,又昏睡了过去。

“大师!您有什么需要吗?”我刚醒过来,眼皮动了一下,一位护士小姐立刻趋前来问我所需。

“大师,您要喝水吗?您现在不能讲话,要喝水的话,请点头!如果不方便点头,请眨一下眼睛。”

喝过了水,手稍微移动了一下,又是护士小姐轻柔的声音:

“大师,您不舒服吗?我帮您翻个身好吗?”

连续多少小时下来,都是这样,我很感动!这位护士小姐可说用上了百分之百的关注精神,来了解我的所需,她不累吗?不需要换班吗?

在这一片黑暗、空旷、茫无边际的世界里,我真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护士小姐几句体贴、关怀的话,好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带来了光明;像孤舟漂荡在大海中,终于有了停靠的港湾,觉得好安全、好安心,这样的感觉,很美,很好!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正是要给现代动荡不安的社会,一个值得依靠的信念;把漂浮在茫茫苦海中的生命,带到平安、温暖的佛光港湾。

这时候,我还处在时醒时睡的状态,也没力气讲话,没能好好地谢她。(但是直到执笔的现在,心里还时时记挂着这件事。)

迷迷糊糊中,我似乎感觉到彭芳谷院长、张燕、蔡世泽、江志桓等医师都来看过我了。

下午六时四十分,从恢复室送出,来到加护病房,我的神志已经清醒了许多。现在的我,已经从“机器人”的状态,恢复到“人”的世界,我有一半的轻松。但是身上的管子仍然很多,我知道我不能心急:事实上最初发明这些管子的人,值得我们顶礼三拜。

六、回到人间

四月二十七日,三个引流管拿掉了,这种感觉好像身上三个百斤沉重的负担卸下了,身心轻安,难以言喻。但是偶然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我很不习惯,那是一种沙哑、虚弱、空洞的声音,好像劫难归来的人,需要更多的休息。

今天上午的肺功能深呼吸练习,掉到二千二百五十毫升,只有开刀前的一半以下。

其他大部分时间在做化痰的蒸气治疗,虽然咳了几下,但是一个早上都没有痰。

张燕医师特别交代,尽量不要会客,以避免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所以对前来关心、探病的官员,诸山长老、信徒大众,仅以签名方式,留下大家的好意,没能亲自好好地招待,心里很过意不去!

半夜了,不想惊动看护的徒众,在白天,对我的一举一动,他们很负责地“盯”了一整天,这时他们休息,我也顺便解脱一下,试试自己的体能如何。慢慢地,慢慢地起身去上厕所,不想,脚下一软,眼前黑了一下……唉!病里真由不得自己。

“会不会就这样一生走到了尽头?我真能恢复到行动自在、不知疲倦的自己吗?这回恐怕真的不行了!”我有点疑虑。张燕医师说开刀会影响意志力,而我在体力不济之下,心魔也趁机滋长了。

“胡说,我是星云大师,哪有这么容易就去了呢?我会好起来的!”心里另一个声音大声地响了起来。

“儿子啊!你生病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了,你要为大众好自珍重啊!”九十五岁的老母亲,在电话的那一端——美国,不放心地叮咛着。

“对呀!老母在堂,佛光净土正需要推动,据医师检查报告,我有着四十多岁的壮年体能,而我为教为众的热心,永远像个青年。不必担心,我有自信,很快地就会恢复过来的。”这是我心里的正念,无所畏惧地抬头了!

正念,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七时,回复皮下注射胰岛素,不用再加入点滴内注射,表示身体恢复的状况良好,可以比较正常地饮食。

张燕医师来到我的病房巡视,他说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合掌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