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 §新乱已起,旧乱未了

§新乱已起,旧乱未了(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十二月,张广泗又让汪结提供了新情况:“去年六月内,提督撤兵起身之后,总兵宋宗璋还在腊盖的时候,我就打听得班滚实未烧死,但不知他藏匿的所在,就禀了总兵宋宗璋和游击罗于朝。后来撤到旷域顶,我又打听得班滚藏在空七寨一个山洞里。那洞内有水有柴,可以久住。我又禀了宋宗璋。宋宗璋听了甚是愁怕,叹了一口气说,如今叫我有什么法呢?”果真如此,汪结此人,并不如皇帝先前以为那样奸猾,而是总兵宋宗璋等人怠惰了。

皇帝传谕:“令其据实即速奏明,不得稍有回护。”

后又复查前线卷宗,“当时捏报烧毙之处,检阅卷宗,有庆复驳回李质粹原咨,李质粹遂添入‘火光中望见悬缢贼番三人,班滚、恶木劳丁、姜错太皆已烧毙’之言,庆复即据以入告”。也就是说,庆复不管战果如何,只看材料扎不扎实。材料不扎实,就驳回重做。那个时代,这是不是普遍现象我不知道。但在今天,领导把上报材料驳回重写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大多无关人的生死,而是种种统计数据了。这就说明,庆复这个瞻对战事的最高指挥官,不是被下属蒙蔽,而是明知实情而通同作弊了。

到此之时,皇帝终于明白,所谓瞻对之战,就是一场费了真金白银唱了多半年的大大的假戏了。

当即谕令:“大学士庆复自皇考时屡经擢用”,我父皇雍正时就对他多次提拔,“历任尚书,朕即位之初,用为大将军”,以后我如何重用于你就更不用

多说了,但瞻对的事情败露,我要包庇你也不可能了,“朕自张广泗奏到,数日来为之反复思维”,上至倚为国家栋梁的一品大员,下至游击罗于朝这样的基层军官,都无一人认真为国家效力,而是通同作弊,瞒天过海,皇帝自然是该有几个晚上睡不安生吧。“国家能保千百年无兵革之事乎?若统兵之人皆如此欺罔,其所关系尚可问乎?”

“夫世戚旧臣皆与国共休戚之人也”。庆复啊,你们这些皇亲国戚,这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啊,我们是一个休戚相依的共同体啊!你怎么能这样?你们怎么会这样?!“庆复思及此,亦将不能自恕!且以台辅大臣受国家厚恩,何以于此等军机重务通同欺罔,一至于此!若谓一时误信,或因用军既久,边外番地不得不如此了事,此等情形不宜题达宣示,亦应密行陈奏,乃始终并未据实奏明。今既通盘败露,法纪所在,朕虽欲宽之而无可宽,庆复著革职,家居待罪。”

“李质粹现在刑部监禁,著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将此案情节彻底研讯,有应问庆复之处,一并讯问,逐款审明,按律定拟具奏。”

还有作为钦差大臣派往前线的班第、努三二人。

“朕从前因班第、努三进兵瞻对,宣力效劳,厥有成绩,是以将伊等及所带侍卫官拜阿唐等等一并交部议叙。朕又施恩令班第在御前行走。……班第、努三虽系协同庆复办事之人,未深悉地方形势,与庆复、李质粹专令带兵者不同。然伊等在彼并不详察,亦从而谓班滚烧死,率行具奏,殊属冒昧。此事既经显露,伊等议叙所加之级随往侍卫官拜阿唐等议叙之处,均一并注销。班第、努三不必在御前行走,著在乾清门行走。”

宋宗璋、马良柱两员武将,正在金川前线苦战,皇帝从别处调了同级军官去到前线,本意是要代替这两个人。不想,前去替代的人临阵懦弱,指挥无方,才能与勇气更在这两人之下,只好将两人仍然留在前线效命,暂不处置。

此时的班滚在瞻对过得却颇为自在。

张广泗派一名喇嘛叫雍中班吉的前往瞻对察看,其自在情形是这位喇嘛亲眼所见,汇报给张广泗,张广泗又上奏皇帝。

“委员往察,始知班滚安踞如郎,并不畏人知觉,且日与附近土司如德格、霍尔甘孜、章谷、孔萨、麻书、朱倭等往来赠遗不绝。查此一带土司,皆上年从征瞻对者,今复与班滚往来,非尽反而从

寇也。盖番夷邻近,天朝征兵则奉调从军,事竣兵退,有私仇者仍为仇敌,无仇怨者仍归于好,夷俗如此。”

我们记得,瞻对战事结束时,西藏方面**喇嘛等大人物都出面请皇帝对于班滚网开一面,加上原来支援战事的江卡藏兵擅自撤回,让皇帝起了大疑心,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文化与宗教的分别,似乎是他建立大一统国家难以逾越的障碍。那时,西藏纳入清廷治下才几十年,就已经发生若干战事。康熙年间,曾派皇子率大军亲征。最后的结果,是将**所属教派和颇罗鼐世俗贵族等扶助成统治西藏地方的核心力量,但在对并不属于西藏管辖的瞻对战事中,他们的同情却在与其同种同文的班滚身上。为了大局安定,皇帝知道不能因此深责于**喇嘛及颇罗鼐等人,便把怒火撒在驻藏大臣傅清身上。张广泗也许深知皇帝这一心理,自己却也冷静,所以,才在奏折中说,这也是“夷俗如此”,“上年从征瞻对者,今复与班滚往来,非尽反而从寇也”,倒也冷静而客观。

张广泗这样的观察也是另有事实依据的。

按清代的土司设置,里塘是宣抚司,品级高于崇喜土司与下瞻对土司,理论上这些土司都要归里塘土司辖制。瞻对战后,庆复将原正土司废为副职,将汪结封为正土司,当地各土司并不心服,“近因将汪结被授宣抚司,其属下遂有烦言”。加上此时汪结又率里塘土兵随官军参加征剿大金川之役,瞻对里塘一带土司豪酋们便又复归于无政府状态。藏区土司豪酋们此类表现,本属惯常,但皇帝会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上侵天威,都欲平之而后快。却又不能四处举兵,便时时责怪于臣下。张广泗没有这样的期许,态度自然就冷静一些,他说,“盖番性易动难驯,寻仇报怨是其常事”。其实,四出夹坝也同样“是其常事”。这一地区处于这样的社会发展水平,纵马夹坝,快意恩仇,自是其文化观念中英雄主义支配下的自然习惯。超越社会形态加快文明进化需要输入更先进的文化更先进的管理,但清廷推行的土司制目的在抑制藏区落后制度中的野蛮与无序,只是用“多封众建”“以分其势”,以画地为牢来抑制豪强们扩张的冲动。那些事实上被圈禁于封地中的土司们,特别是土司辖地上的百姓并没有从这种制度中得到任何一点好处,所以几乎像出于本能一样,要来挑战这种强制性的制度。

(本章完)

不想错过《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