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三部《跟随者》-6(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终于熬到年底,李夜声结束了第二期的鼓岭同工训练,回到上海。他这才叫张茂良去工商局补登记“生化渝厂”的字号,工商局说需要工会盖章,生化渝厂没有工人,哪有工会?他们也不敢和正气愤难平的上海生化厂的工会工人们去商量。于是,张茂良他们就只好自己刻了一个“生化渝厂工会”的图章,将登记表缴了上去。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在犯法,因为当时工会也才刚刚从地下非法的转为合法的。登记表交了,营业执照却始终没有批下来。
李夜声为了想自己大量制作鄙雅士的原料,就托人买来一个高压锅,定价三万美元。高压锅买来后放在上海生化药厂内,由李夜声指定几位厂里的基督徒来制造鄙雅士的原料,但制造出来的产品却属于生化渝厂,而不属于上海生化厂。为了这事,上海生化厂工会几次动员工人要斗争他。
与此同时,“生化鄙雅士”因价高、副作用的反应较大,当同类产品进入市场后,便开始销量大跌,被迫降价,工会却支持工人们一再要求加工资。
正当李夜声再次为上海生化厂心烦心疼时,东北药厂龙厂长来上海参观几家生化厂,也来了胶州路的上海生化。李夜声和龙厂长达成协议,将上海生化和东北药厂合并,生化的工人、职员、技术人员,连同机器、原料,一并迁往沈阳。不愿去东北药厂的人,就发给三个月的解散费,上海生化厂彻底清理关闭。
生化渝厂的机器、原料也一同卖给了东北药厂。那个一直放在上海生化药厂厂房里的高压锅是属于生化渝厂的,龙厂长也愿意买下来。李夜声说这只高压锅是用三万美金买进来的,钱是向香港富商借的,必须还美金,而现在美金官价换不到,只能照黑市一美元合十元人民币来计算,因此这个高压锅要三十万人民币。龙厂长居然同意了这个价格,将高压锅买下了。
至此,开办近十年,几盛几衰,造成多次社会和教会风波的上海生化药厂,终于完全交由国营东北药厂经营了。聚会处的许多人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认为是抛掉了一个大包袱。
只有李夜声在感到轻松的同时,却对生化厂心存不舍,因为只有他知道生化厂这些年赚的钱都去了哪里。有人批评他不会经营,说别人是点石成金,而他是点金成石。也有人说他长袖善舞,将钱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过着极奢的生活。对种种评说,他都不置一词,他不解释也无法解释。
从《圣经》上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从经营和法规上说,他所做的事合情理,但难合法理。
张茂良作为生化厂管账的人,他比别人知道的多,他对李夜声让他做的事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合情理”上。甚至李夜声让他将于华恩、李如是等人作为顾问加到工资名单上时,他也认为这是顾念同工。更何况,这厂不是李夜声开的吗?开厂赚钱不就是为了供给教会事工和同工需要吗?更何况李夜声是独资老板,资本都是他的,赚的钱不也是他的吗?那时,上海才刚刚解放,谁都还没有意识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什么意思。
不知为什么,办生化厂就象是一根刺,始终扎在李夜声的心里,疼痛却拔不掉。也许是他心里的不服输?又或者是因为只有这个赚钱的渠道是他所熟悉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化学家的弟弟。每次需要钱时,李夜声就会想到办生化厂。
很多年后,有反对他的人认为李夜声办厂是为了自己过奢侈的生活,其实那是完全不了解当时情况的一种妄断。以李夜声的家世、才能,特别是以他当时的名气,即便要过极奢的生活,也无需自己来办生化厂。一个人的生活能用掉多少钱?李夜声需要钱,确确实实是为了事工,为了他心里的异象。
但令人不解的是,上帝给了他负担,给了他预见性的异象,却似乎没有为他预备好充足的经费。李夜声就只能一次次地使用这条自己似乎熟悉的渠道——办生化厂,从他对属灵事物的规律来看,他认为上帝应该祝福生化厂,但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虽然生化厂解决了一次次事工的急需经费用项,但最后的亏损却花费了他更多的精力,甚至是资金。
虽然几经波折,李夜声并没有一丝一毫怀疑自己对属灵事物的认知,他相信自己是摸得很准的。这个准确已经超越了神学,超越了对《圣经》神话语的理解,而进入了灵里体验性的认知。李夜声在很多场合讲过这种“灵”的知道,但他觉得说不清,别人也听不懂。
李夜声认为完全是因为生化厂有不信耶稣的人在作梗,所以经营不顺利。现在上海生化已解散,可以完全由弟兄们自己来办厂,只要在心思意念和生命中都洁净了,在工厂的人员和目标上纯粹了,就是向上帝绝对了,这样神就没有可能不祝福。
一次,他在福音书房楼上的编辑部办公室,召集康慕灵、张茂良和他的化学家二弟等几个人开会,商量如何开弟兄药厂的事。当下除了他二弟,康慕灵和张茂良心里都十分吃惊。康慕灵的吃惊是因为他主要是负责聚会处里的教导和文字事工,从来没有参与过李弟兄的生化厂事务。而张茂良的吃惊,当然是因为他在短短三年中,已经参与了上海生化厂和江西路挂牌的生化渝厂,两次的失利风暴,刚刚为着一切的结束而赞美主,没想到李弟兄又要办生化厂。
厂址就租用胶州路上海生化的旧址,资金我来出,还是由教会的弟兄们顶名作股东,药厂是为主的事工办的,不是我个人的。李弟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叛教者》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