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35(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跪着的众人互相交换了一圈眼神,只见一片摇头之中,唯有一书生扮相的男子轻松自在地微笑着,身旁的女子碰了碰他的胳膊,也未见他低一下头。
帘后的黑衣男子显然也注意到了他,停住脚步大声道:“裴少音!”
“学生在。”书生悠哉应答。
“是不是你搞的鬼?”
“回宫主,学生不敢。”
“那还能是谁干的!”
“回宫主,学生不知。”
黑衣男子几乎都要冲出帘子来,跪在书生一旁的女子赶忙劝道:“宫主且莫发怒,二宫主一向忠心耿耿,绝不会是盗走宫主木瓶之人!”说完狠狠地瞪了书生一眼,好像在说宫主正在气头上你还不识趣。
“顾屏鸾。”“是,属下在。”女子赶忙又应。
“这件事一定要彻查,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给我把木瓶找回来!”
女子才答应下来,书生又不慌不忙地反问:“敢问宫主看重的究竟是那瓶子,抑或是瓶上的梅花呢?”
只一瞬间,跪在殿下的众人都清晰地感觉到帘后的杀气陡然增长了十倍。能跪在这里的都非等闲之辈,随便一个人到宫外都令人闻风丧胆,但这样的一群人却被那黑衣男子恐怖的杀气逼得连头也不敢抬。
“裴少音,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黑衣男子怒极反笑,短短一声鼻音反叫那女子全身一颤。
“学生不敢,学生只是好奇,这人也没了瓶子也没了,宫主却只是发怒,不见伤心,不知是为何。”
大殿上一片死寂,黑衣男子静立于帘后,无声无息,让人心慌。
***
乐良夜已经在客栈的房内躺了足有三天,身体才算是恢复了一些,中元当晚发生的事如今回想来还觉得毛骨悚然。
纸偶操纵并不是很难的法术,她也会,并且十几个不在话下,但是像那晚那人那般,同时召唤全京城所有的纸偶,简直是想都无法想的恐怖,作为受害人的她抛开不提,施术者本人要承受的反噬就足以杀死他,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到的?
刚到京城时以为天子脚下断不可能再有别的巫师出没,顺利拿到诸方宝镜就可以回族里交代,谁知京城里不仅有巫师,还远比自己强大数倍,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
拿不回诸方宝镜就无法向族人交代,身为王室后裔,他们都期待着能拿回镇国之宝,重振家风,她作为下一任族长又怎能叫族人失望。
可……那人不好对付啊。
正这时,房门被人敲响了,店小二大声问:“客官,楼下有人找您,您醒着吗?”
有人找?乐良夜立刻警觉起来,她能够找到那巫师的下落,对方要找她更是易如反掌,问题在于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若他是来找茬,自己不堪一击,难道要死在他手中?
“乐小姐。”下一刻房门居然已经被推开,一名白衣青年踏入房中。
“你……”那晚仅凭那人手中的诸方宝镜辨知他的身份,却不曾注意过他的相貌,眼前此人容貌俊逸笑容温和,虽一身素色长衫,却仿塞外民族那般缠了头巾,怎么看也不像是那红衣修罗。
卫檀衣勾起一边嘴角:“怎么,才几天不见,乐小姐已经不认得在下了?”
猛然发觉自己竟在心里赞美他现在的外貌,乐良夜暗骂几句,表面装得镇定从容:“一出手便是‘百鬼夜行’,如此盛情,岂敢忘记。”操纵纸偶或鬼降上百只的法术便被称为“百鬼夜行”,早已绝迹千年。
“没忘那最好,”卫檀衣不客气地在椅子上坐下,眯着眼望她,“乐小姐看似身体欠安,该不是那晚的伤还未好吧?”
乐良夜冷冷哼一声:“卫公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就算与当年楚国的国师同姓又如何,《楚书》上清楚记载着国师并无后人,毕生所学皆传于楚王乐皎,我身为乐氏嫡系传人,又岂会被你重创。”
她并未意识到自己逞强的后果,而卫檀衣怒意未消更无理智去辨认她真实的情况,闻言倒像是十分开心地一笑:“如此说来乐小姐并无大碍,依旧来去自如,是在下眼神不好误会了?”
“知道就好。”本还想说些威胁他别招惹自己的话,又担心他被激怒,只得咽回肚里。
第十六话:便纵有千种愁情,更与何人说(三)
卫檀衣食指尖轻叩交椅扶手:“那敢问乐小姐,敝店中那名紫衣姑娘可是伤在了你的手上?”
乐良夜一怔:“紫衣姑娘?”继而冷笑,“卫公子这是欲加之罪,只怕我不认也会硬栽到我头上来吧?”她在床上躺了三天,还尚未痊愈对方竟然又上门来,这究竟是谁吃了大亏,真可笑之极。
忽然,一阵不舒服的感觉涌上来,她顿时全身僵硬。
“乐小姐还是那么不知好歹,真叫在下难办,倒不如效仿国师当年那般,好好调教你这不成器的子孙。”卫檀衣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轻轻合上双眼。
“不、不要!”乐良夜忽地扑倒在床沿,大喊道,“停下来……求……”刚吃下的午饭自口中哗哗涌出,伴随着令人作呕的呻吟。
巫术依赖于人的心和脑而非骨骼肌肉,只要是强大的一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弱的一方心中所想眼中所见,所想所见为何并不重要,却是这过程能叫人生不如死。卫檀衣不过是将自己幼时所见也叫她见识一下,还未拿出更残酷的招数,乐良夜早已吐得全身痉挛。
“这便受不了了?当真是女子,也当真无用。”眼微睁,语调平缓地说着讽刺的话语。
“这只是小小的警告,奉劝乐小姐不要再存侥幸,更不要妄想打我身边的人的主意,否则当年女栾的下场也将是你的下场。”
***
烟渚山下青溪镇没有人不认识制陶匠王庭源,别看这人四十不到,早年就给宫里烧过一回五彩瓷,皇帝大加赞赏,赏了他好多银钱,叫他每年都烧一批送上京城,算他半个官。这么几年下来可算是攒了不少钱,也娶了漂亮媳妇儿,就连两个儿子都开始在院子里捏起了泥巴,日子过得挺舒坦。
但这王庭源还有个哥哥,过得就不十分自在了,只因这青溪镇素来以制瓷烧陶闻名,却从未见过谁成天对着些木桩子有兴趣。此人名叫王庭淮,也就比弟弟大了三岁不到,打小就不爱跟着父亲学制陶,没事儿就拿小刀削一截木棍,愣是雕出个小人。
村东头弟弟三间大瓦房,外加一亩地十几只鸡,村西头哥哥一搭破茅屋,外头摆了些木盆木勺就营生。这王庭源倒也不是不讲骨肉情的人,时不时的也接济哥哥一些米面,但终究分了家管不得这许多,兄弟俩就过着天壤之别的日子。
要说起来,这青溪镇也没
不想错过《千魂引》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