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赵大叔是个好人(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曹将军这是散朝了呀?”刘理主动打招呼。
曹玮急忙停下脚步施礼:“原来是梁王殿下,末将这厢有礼了。”
旁边的文官也作揖施礼:“礼部侍郎范仲淹见过梁王殿下。”
“原来是范侍郎。”
听说面前的这位文官就是自己穿越前大名鼎鼎的范文正公,刘理不敢怠慢,急忙双手交叉,用蜀国的礼节还礼,“孤这厢还礼了。”
不同与苏轼这种恃才傲物,放荡不羁的文豪,人家范仲淹胸有城府,不仅诗歌文章写得好,而且官也做的大,最高曾经做过大宋朝的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也就是副宰相,死后被追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而苏东坡先生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在官场上的成就就没法跟范仲淹相比了,刘理记得历史上他好像最高也就是做到了西品的礼部郎中,并辗转于各地担任知州、知府。
想起秦时月的托付,刘理觉得有必要和范仲淹套一下近乎,因为浣衣局正属于礼部管辖。
“苏员外郎去钱塘县了吧?”
范仲淹在宋朝也是数得着的文学大家,与苏轼有着共同的兴趣,作为上下属关系,刘理猜测两人应该有些私交,便投石问路。
“你说子瞻啊?”
范仲淹一脸惋惜,“唉……不听我的劝告,时常出没于勾栏之地,这次被御史抓住了把柄,下放到钱塘做县令去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好色是男人的本性,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错,御史台有点小题大做了。”
刘理呵呵一笑,既是为苏轼也是为自己辩解。
范仲淹又道:“苏子瞻临走之时曾经把殿下所作的《水调歌头》抄写于我,此等佳作,下官自愧不如,有功夫还望梁王殿下指点一二。”
刘理求之不得:“好说、好说,抽空孤去拜访范大人。”
“告辞!”
范仲淹与曹魏一起施礼作别。
“维之,你有没有感觉到不同?”
等参加朝会的官员陆续散去之后,刘理背负双手站在宣德门前若有所思。
“他们从前对殿下像瘟神一样避之不及,如今肯与你闲叙甚至私下里会见了?”
公众场合之下,关索没有和刘理兄弟相称,也没有称呼表字,而是老老实实的恪守着君臣之礼。
“聪明!”
刘理向关索竖起大拇指,心中却猜不透赵匡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今天一大早监视自己的禁军撤的无影无踪,满朝文武百官对待自己的态度和从前判若云泥,这肯定和赵匡胤有关,他到底想对自己做什么?
“你在宫门口等我,我去一探究竟。”
刘理来到宣德门城楼下,对正在值班的小黄门道:“有劳公公去向圣上禀报,就说蜀国梁王刘奉孝求见。”
小黄门急忙带路:“陛下早就料到梁王殿下今日会来求见,特地传下圣谕,见到你便带你前往集英殿面圣。”
“哦?”
刘理有些意外,果然一切都在赵匡胤的掌控之中,那就去看看他意欲何为吧?
“有劳公公带路。”
一炷香的功夫后,刘理跟着小黄门来到了集贤殿,在门口等了片刻,便被召进殿内。
刚刚退朝换了便服的赵匡胤坐在宽大的御案后面批阅奏折,看到刘理来了之后也不抬头,肃声道:“朕就知道你会来问个究竟,朕深思数日,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杀了你除了泄愤之外也改变不了什么。”
“多谢陛下。”
刘理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赵大叔是个好人啊,换了朱元璋只怕早就把自己大卸八块了!
赵匡胤放下手里的奏折,继续道:“朕一大早就传旨给曹玮,撤掉监视你的禁军,自今日起你自由了,想去哪就去哪,你可以在我们大宋游山玩水,也可以回你们的蜀国。”
“真的?”
幸福来得太突然,刘理的大脑突然就一片空白。
这几天还在为怎么活下去忧心忡忡,想着尽快激活隐藏能力,没想到今天就吉星高照,被无罪释放了?
宋国好人多啊,这一刻刘理真想给赵大叔磕一个!
不过刘理转念一想,有这么容易么,赵大是不是在试探自己,倘若自己敢流露半点离开宋国的意思,会不会连这集英殿都走不出去,就被埋伏在周围的刀斧手冲出来剁成肉泥?
不想错过《王朝决战:江山美人一锅煮》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