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吕稚明很有个性的将头偏向一边。“不做。”
“为什么不做?”夏春秋很有耐性的问。
“简单。”
她了然的点头。“你是说题目太简单了,你都要升五年级了,不是一年级新生吧。”
“嗯。”他别扭地点着头。
“那我出个难一点的,一百四十四除以十二。”她再一次指着算盘,让他盘好两色珠子。
“除?”他不太乐意动。
“小明,你看这里。”她拿出平板电脑点了几下,是他第一次复健和复健数次后的影像纪录对比,明显比较出先前呈现出鸡爪状的五指和如今能拉直的指头有何不同。
前者是弯曲可怕的,有交错的紫色细筋,而后者较顺眼,青紫色筋络淡化,弓起的角度较和缓,若不仔细看,这只受伤的手根本与常人无异。
看了萤幕上的分格相片,吕稚明抿着嘴摸摸僵直的手指头,被动的将手伸出,先拨被除数的数字,再把除数拨好,他很聪明,很快地解出一百四十四除以十二的答案。
十二。
他拨得很慢,花了将近半个小时,但是只要他肯动,一切的努力就不会白费,他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好,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走平衡台。”
一旁忙着纪录的夏瑜飞快的落笔,填写好复健数据和日期,以及患者对复健的反应,她十分佩服堂姊的耐性,面上没有不耐烦的陪着患者做复健,还细心地喂他喝水。
“同样的动作重复十次、二十次、一百次,不说看的人会累,做的人更会厌烦,我们做复健师的要适时引导,摸清患者的习性和嗜好,以玩游戏的方式勾起他的兴趣……”在吕稚明休息的时候,夏春秋来到一旁指导堂妹。
儿科复健病房面对的是未满十六岁的孩子,他们不像大人心思多,比较好哄,只要投其所好给他们想要的,通常都不难处理,孩子的心很简单,只要懂得如何去安抚。
“堂姊,你是说因时、因地、因人而做变动是不是?”不同的人有不同治疗方式,耍惮得变通。
“嗯——你叫我什么?”没医院伦理了吗?
夏瑜在心里嘟囔,偷说小话。“学姊。”
“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你要给予自信,不能打击,相信患者一定会好起来,你让人信服了,别人才愿意将自己交到你的手中,以己渡人,将心比心,想着你若遇到同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夏春秋毫不藏私的将己身所知的阅历传授,她的教授方式不刻板,浅显易懂,还有不少小诀窍。
受益匪浅的夏瑜欣喜的频频点头,用心的做笔记,把堂姊的话记下来。
两姊妹靠得很近说话,举止亲近,浑然不觉复健室外多了个身形修长的儒雅男子,目光柔和的看着两人。
正确说来,落在夏春秋身上的视线是夏瑜的三倍。
“好了,休息够了,小明,我们来练习走路,我们试着从平衡台的这端走到那端,先来回走三遍。”他的脚掌要着地,多踩几遍才好得快,小孩子的骨胳发育较成人好。
他声音闷闷地回答。“不想走。”
“给我理由。”又闹别扭了。
“走了也没人看。”好了又如何,他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了。
知道他想起已故亲人,夏春秋蹲在他面前声音轻柔的说:“小明,你不想亲自走去看你的父母吗?他们很寂寞,想你偶尔去和他们说说话,看看他们。”
“我是残废。”吕稚明的眼中有泪。
“谁说的,以前我治疗过比你还严重的小朋友,他的这里以下全部切除……”她指着他的膝盖。“可是他后来装上义肢,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他还跟人家去参加单车越野比赛,得到全国第三名。”那个国三男生因地震被重物压住下半身,等到救难人员发现他时,一只小腿因长期血液不流通而坏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出包灵媒妻》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