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袁北起身,从柜子里拿两个猫罐头,起开了,放在地上。看着两只猫进食,发了一会儿呆,百无聊赖,打开了朋友圈。</p>
今天,还有昨天,还有前天,满打满算他和汪露曦认识不超72小时,朋友圈已然被她一人霸占,更新频率堪比微商广告。这小姑娘好像有无限精力,使不完的牛劲。</p>
景点要拍照,吃饭要拍照,同样的夕阳,只是落下的高度不一,她也愿意凑齐九宫格,在朋友圈配文:见证了一场完整日落。辛苦了,明天见。</p>
……是对太阳说的。</p>
日落有什么好看?</p>
再夸张点说,袁北觉得北京根本就是最无趣的城市。</p>
冷不到极致,热不到顶点,只有拂不尽的尘土和杨树毛子,二环内无高楼,入夜鲜少夜宵。大商场就那么几个,错落四处,各成商圈,互不打扰,景点么,看来看去也没什么差别,四方的红墙,鳞次的青砖。反正他是没觉得哪条胡同很出挑,还不都一个样,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们。</p>
有的人在这里出生,有的人在这里离去。有人痛骂它的冷酷,却又不得不来到这里匍匐,还有的人脚上绑了绳索,想跑,跑不出去。</p>
一切都在以一种稳定而有棱角的秩序运行着。</p>
反正它从不会睁开悲悯的眼睛,为谁停一停。</p>
这是袁北眼里的北京。</p>
如果用颜色来形容,应当是灰扑扑的,就像小时候爷爷奶奶带他去的北京游乐园,如今早已停业解散,记忆里那些巨大的充气城堡和游乐设施蒙了一层斑驳噪点,如同超现实主义梦核。</p>
但汪露曦呢?</p>
同样的城市,在她朋友圈里热闹得像春晚现场,整个一花红柳绿,锣鼓喧天。就好像不同滤镜下,色阶发生了变化。</p>
袁北随手划了两下,随便点了个赞。</p>
不出半分钟,消息弹窗就出来了。</p>
汪露曦:[你醒啦!]</p>
汪露曦:[你终于醒啦!中午好!怕你没醒,没敢给你发消息!]</p>
袁北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看这每隔几个字便要蹦出来一次的感叹号,没觉得刺目,没觉得烦,反倒嘴角不自觉抽动了一下。</p>
弧度向上。</p>
袁北:[说过了,我睡觉会静音,没关系。]</p>
汪露曦:[哎呀,怕不礼貌。]</p>
汪露曦:[你猜我在哪?]</p>
袁北:[故宫。]</p>
紧接着收到的是汪露曦的一连串感叹号:[你怎么知道!!!]</p>
再然后,又恍然大悟:[哦,你看我朋友圈了。]</p>
短短一个上午,朋友圈里n条视频,n张照片,照片里面人挤人,人头攒动,色彩缤纷,像是拥挤的彩砂罐子。</p>
汪露曦:[不夸张,今天的故宫有一亿人。]</p>
袁北:[每天。]</p>
汪露曦回了个热到融化的表情包:[现在离开啦,去吃饭,下午要去国家博物馆。]</p>
她主动交代了接下来的行程。</p>
在社交礼仪里,这似乎就标志着一段闲聊的礼貌结束。</p>
袁北原本想说,好。</p>
到这儿就完了。</p>
但。</p>
汪露曦:[你生物钟调好了吗?下午不睡觉了吧?]</p>
袁北原本从桌前起身,闻言又坐下了:[怎么?]</p>
汪露曦:[emmmm,没事。]</p>
她敲字:[我下午还可以找你说话吗?]</p>
-</p>
在知道旅行社安排了国家博物馆的行程以后,汪露曦就开始补课了。</p>
她不是个凡事喜欢做计划的人,但网上都说,国博不一样,这里会惩罚每一个不做攻略的人。只论近2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就可称震撼,其中藏品超百万件,那么多个展厅,只是基本陈列,想全部逛完,就至少要花上几天,更不要说专题和临时展览了。</p>
汪露曦只有一下午,所以提前确定了一定要打卡和拍照的文物藏品,不浪费时间,目标明确,直接冲,想着这样起码不会跑空。</p>
然而现实是,不仅只有她一个人持如此想法,相比之下,更为著名的这些藏品,自然而然会吸引更多的参观者。</p>
汪露曦费了非常大的力气才挤到展柜前。</p>
精致玻璃里摆放着的是四羊方尊,就是那个在历史教材里独占一页的珍贵文物。她还看到博物馆里随处可见捧着历史书的小孩子,大概是暑期游学,他们指着书本上的图片,与实物比对着。</p>
说真的,汪露曦有点羡慕。</p>
她没有这样的童年。</p>
汪露曦:[你来过国博吗?]</p>
袁北:[没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北西东》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