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祭农礼(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三天上午,张志虎正在学习,外面人喊马嘶,好像来了好多人。张小八不敢出门,怕张志虎找他有事。可是巧儿早就跑出去看热闹了。
午饭的时候,比平时晚了半个时辰。张志虎没问,可是巧儿开心的说道:“小虎,今日皇帝陛下举行‘祭农礼’,好多大臣武将都来了。老爷也在一边候着。”
张志虎点头,这个他知道,学过历史,都知道大唐陛下主张鼓励农耕,每年三月二十一举行祭农大典,但凡文武大臣和首系亲属都需要回来参观学习。这个不管是后唐书还是几本书上都有记载。看来是跟着李渊学的。
作为文史系的学生,张志虎早就学过在汉文帝的时候就主张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文帝采纳建议,又下诏效法古制开耕藉田,曰:“夫农,天下之本也, 其开籍田, 朕亲率耕”。汉武帝时期,在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话中,也提到“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
贞观三年正月三十日,是精心挑选的大唐先农坛建成开坛的良辰吉日,在此举行了盛大的亲耕礼。这场盛况在《新(旧)唐书·太宗本纪》有记载。亲耕礼以祭祀大典开始,太宗登上先农坛,向先农神祷告,祈求先农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的牺牲,用的是太牢之礼,要杀猪牛羊各一头,是古代等级最高的祭祀礼。
祭祀先农完成之后,太宗走下先农坛,来到藉田边,开始亲耕。主管农业的官员,将早己准备好御用耒耜献了上来。陪同皇帝一起耕藉田的,还有12名王公大臣,他们每人一套耒耜。当然由皇帝先耕,耕田的次数是三推,就是耕三个来回。陪耕的王公大臣,地位越低耕得越多,最多要耕九推。就算一亩见方的地,耕九个来回也要累个够呛,但跟皇帝参加亲耕,朝臣们都感到莫大的荣耀。
今年还没有建农坛,只是在天坛完成祭祀仪式以后,李渊带着文武大臣来到了这里的皇庄开始表演耕地。附近的百姓都来观看,李二也亲自耕了一亩地,在为自己拉人气值。
张志虎突然想起大唐的农具,那真的是太难用了,一年前他连犁都扶不住。因为这时的犁太笨重,一个大人才勉强能扶住,更别说去耕地了。现在还没有曲辕犁,张志虎突然觉得干劲十足。
拿起笔,画了一个三齿耙,一个铁锹,一个九齿叉,一个锄头,一个洋镐。当然都是按照后世的模样画的。安排小八给松叔送过去,让他派人打造。
没过多久,松叔就找上来了。
“大公子,这个做啥用……”
“刨地,锄地用的。你别管了,照着做就行。”
松叔也听话,看到这几天张志虎真的老实,他首接答应了这件事。不就是几十斤铁嘛,他们张家还不怕。三天后,第一套打出来了。张志虎告诉松叔怎么用,结果松叔来到后院试了试。一试不要紧,惊为天人。不管是铁锹,锄头,三齿耙,九齿叉都很好用。如果用于农耕那可以提升很多效率,相当于节省了好多时间。
“小虎,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
听巧儿问,张志虎把早就准备好的答案拿了出来。
“这几日看到庄户干活很劳累。看到好多农具太落后就修改了一下。”
不想错过《文不成武不就,公主趋之若鹜》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