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朝会(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半个小时过去。
随着杨师道念完最后一份贺表,李世民和朝中的一众重臣,脸上全都满意的表情。
副首位置。
李承乾撇了撇嘴:“这帮刺史怕不是把毕生所学,都用在写贺表上。”
这些贺表的文藻华丽,很多夸人的词语,自己连听都没听过。
让他翻看《贞观字典》,估计都找不出这么多好词。
而且因为念的太长,他差点就睡着。
安静下来后。
房玄龄接着说道:“大朝会第三项,有请黄门侍郎许敬宗,宣读各地的祥瑞!”
到了这个环节,所有人都清醒过来。
特别是己经打瞌睡的程咬金,他瞪着铜铃大眼,首勾勾地盯着走到大殿中间的许敬宗看。
祥瑞可是趣味,并不是那些又长又臭的贺表!
许敬宗拿着一张宣纸,脸色有些激动念道。
“长安县令李乾祐上疏,贞观十八年五月十五日夜,长安县百姓天现将星,寓意大唐将出猛将。”
“巴州刺史李桐客上疏,贞观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巴州天现七彩祥云,寓意大唐新一年风调雨顺。”
“...”
许敬宗一共念了20条祥瑞,听的一众文武大臣津津有味。
这些州郡的官吏很有分寸,他们上报的祥瑞都是七彩祥云、禾生双穗、地出甘泉等,主要寓意大唐风调雨顺。
而像神光照室、天现蛟龙、紫微星现世等皇帝出现的祥瑞,一个都没有出现。
呵呵!
这祥瑞倒是挺多。
李承乾知道这些官吏上报的所谓祥瑞,绝大部分都是瞎胡扯。
不过李世民爱听,朝臣也需要这些祥瑞。
作为臣子,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帝皇把国家治理的富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这些祥瑞,则是对他们功绩的认可。
当功绩被上苍认可后,便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也会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典故。
李承乾在心里感慨不己:“朝廷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有时候不能太较真,得适当地演演戏!”
就在这时,
房玄龄朗声说道:“大朝会第西项,请各藩属国使臣,进太极殿宣读上贡物品!”
来了!
文武百官的脸色一动。
接收藩国的朝贡是大朝会的重头戏,这可是一大笔物品的进账。
礼部侍郎颜相时连忙走出太极殿,没过多久,他带了一大群穿着奇异服饰的各国使臣进殿。
这些使臣排着队列,一个接着一个禀报。
“东突厥,上贡马匹1000,牛羊3000,毛皮...”
“吐谷浑,上贡马匹500,牛羊2000,毛皮...”
“吐蕃,上贡牦牛50,马匹50,皮革...”
“拂菻国,上贡赤琉璃50尊、绿金精100颗...”
“龟兹国,上贡美人10人,舞女20人,葡萄...”
“...”
“新罗,上贡人参300斤,新罗婢50人...”
从各国使臣上贡的物品可看出来,像东突厥和吐谷浑等被大唐打下来的藩国,他们上贡的物品比较多。
而像吐蕃和龟兹国等,他们上贡的物品不多也不少。
不想错过《穿越李承乾,李二,滚去当太上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