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唐明明不该如此(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也就是说一场安史之乱首接死掉了一整个贞观朝的人。?兰^兰¨文`学` ?首*发~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实力削弱,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以及陇右大部分地区,唐朝的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贞观一朝的君臣们听见大唐最后的结局的时候尤为痛心,这场面就算是大唐没有因此而亡国也和亡国没有什么两样了。
明明不该如此的啊!
煌煌盛唐明明不该是这样的结局的啊!
“李隆基这个蠢货,他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安史之乱,然后他在史书上就仍旧还是那个缔造了大唐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了是吗?”
李世民看着被战火付之一炬的大唐,那耗费了她们李家几代人的心血才建设的如此繁华的大唐,就这么被毁灭了。
他的心在滴血啊,尤其是天幕还将贞观朝的人口和安史之乱死掉的人口做对比的时候,他心痛的更加剧烈。
死掉他一整个贞观朝的人,何等的惨烈!
“朕的大唐,朕的大唐百姓啊!”
李世民痛哭流涕,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仿佛要用这种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心上的疼痛。
之前那盛唐的美好景象,就像是做了一个无比美妙梦幻的泡泡,非常的瑰丽,但是一戳就破。`比*奇~中~文/王. ~已?发′布`蕞/辛,章\結.
房、杜两人看着自己记录分析的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的原因,交头接耳谈论了不同的意见之后,才向李世民汇报:
“陛下,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臣方才和如晦商讨分析了一遍,发现虽然安史之乱距离我们这个时期有一百多年的间隔,但是其中一些原因早在我们这个时候就己经埋下了。”
李世民闻言大惊失色,也顾不上骂李隆基了,他注意力己经完全被房玄龄所说的话给吸引了过去。
“什么?玄龄你说的是真的?快细细说来。”
安史之乱的源头竟然可以追溯到他贞观一朝来,这还是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这样岂不是说,促成安史之乱也有他李世民的推手?
“陛下,安史之乱会爆发虽然玄宗皇帝的所作所为占据主要原因,但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行政区划的弊端、节度使制度的缺陷、府兵制的崩溃。”
“我大唐的行政区划制度是州县两级制,但是随着大唐武德年间的时候为了招降义军和地方势力,州县的数量己经划分很多了,而如今在贞观朝州县数量仍旧在逐年增长。,叁~叶\屋+ ~唔+错*内,容′
州多县少的情况极大地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力度,我想后期的藩镇割据局势的形成也和这个有关系。”
“大唐军事制度是节度使制度,为了加强疆域的边防,设立节度使管理军事、行政和财政,节度使拥有较大权力。这项制度虽然初期有利于稳定边疆,但是在后期很容易失控。”
“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制度,一般在王朝的上升期,朝廷掌握的自耕农数量极多,这项制度也是有利于王朝发展的。
但是随着王朝发展到中期,土地兼并的情况日益严重,均田制就会崩溃,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自然也会崩溃转,而走向募兵制,从而再次壮大节度使的力量。”
李世民听完房玄龄的话之后,顿感颇为头疼,因为这些制度哪一个都不是轻易就能说改就改的。
而且,他此刻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请陛下称太子!创死李世民》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