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诗惊四座,边塞新声(上)(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哈曼德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唐毅竟然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词作。他定了定神,决定拿出自己的压箱底功夫。
他再次走上台,闭目沉思良久,仿佛耗尽了心血,才缓缓吟出第二首诗:
**《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意境更为开阔,借鉴了一些汉家诗词的意境,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征战的残酷,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比上一首确实更胜一筹。
楼兰使团再次爆发出掌声,这一次,底气足了不少。
唐毅依旧平静,他走上台,略一思索,便道:“我亦有一七言律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漠孤烟首,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前西句大气磅礴,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良将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后西句化用名句,描绘了边塞壮丽的风光和胜利后的场景。全诗意境雄浑,气势昂扬,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
相较于哈曼德第二首诗的悲苦,唐毅的这首《出塞》更显豪迈与自信!
“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漠孤烟首,长河落日圆’!写景如画,气魄非凡!”
这一次,连两位楼兰评委都露出了惊叹之色,再也无法辩驳。
第二轮,唐毅,毫无悬念地再胜!
文试两轮,唐毅全胜!
按照规则,文试己经结束。
就在众人以为比试告一段落,准备宣布结果时,唐毅却再次开口,目光扫过楼兰使团,最后落在明珠公主身上,微微一笑:
“既然是文试,切磋交流为主。本侯今日诗兴大发,愿再作一首,赠与楼兰使团,赠与明珠公主,也祝愿我大夏与楼兰两国,永结同好,共享太平。”
说罢,他不再看任何人,仿佛融入了自己的世界,缓缓吟出: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愿海波平如镜,从此边塞无烽烟。”
这首诗,前西句悲壮豪迈,写出了战士们豪放的生死观;中间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掷地有声,充满了必胜的决心和豪情(此处“楼兰”泛指外敌,非特指楼兰国,或可理解为唐毅借此表达保卫边疆的决心);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全诗意境跌宕起伏,情感真挚浓烈,既有战士的豪情,又有对和平的期盼,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
吟罢,全场死寂!
几秒钟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诗!真是好诗!”
“镇北侯大才!我大夏之幸!”
“‘不破楼兰终不还’!壮哉!‘但愿海波平如镜’!善哉!”
连夏启帝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唐毅!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好一个‘但愿海波平如镜’!朕有此子,实乃天助我大夏!”
评委席上,哈曼德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输得心服口服。在唐毅这三首珠联璧合、意境高远的诗作面前,他的作品,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对着唐毅的方向,深深一揖:“镇北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老朽……甘拜下风!楼兰……输得心服口服!”
明珠公主怔怔地看着比试台上那个从容而立的身影,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原本以为唐毅在文试上必败无疑,却没想到他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一首比一首精彩,一首比一首意境深远!
尤其是最后“送”的这首,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霸气,又有“但愿海波平如镜”的仁心。这样的男人,哪里还是什么“纨绔子弟”?他分明是一个文武双全、胸襟广阔、有勇有谋的真英雄!
她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对唐毅的认知,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一股莫名的情愫,开始在她心中悄然滋生。她看着唐毅,眼神复杂,有震惊,有敬佩,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和悔意。
观礼台上的气氛,彻底被点燃!所有人都被唐毅的才华所折服!
大皇子唐浩和二皇子唐轩,脸色铁青,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唐毅这个草包,怎么突然就脱胎换骨,连作诗都如此厉害?
文试,唐毅,大胜!
这个结果,让所有不看好唐毅的人,都彻底闭上了嘴巴!
唐毅站在台上,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微微颔首,走下了比试台。
但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一刻起,唐毅“纨绔无能”的标签,被彻底撕碎了!他不仅能征善战,更有着惊世骇俗的文采!
观礼台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明珠公主看着唐毅的背影,眼神复杂,心中五味杂陈。
大皇子和二皇子,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
这个九弟,越来越可怕了!
不想错过《特种兵王,穿越成废物九皇子》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