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五月初五,正值端午。¨h¨u_a,n_x*i~a*n-g.j·i+.~n+e¨t¨
青菜在田地间生长得郁郁葱葱,东街工厂的劳作声不绝于耳,街道上的百姓络绎不绝。盛玉来到边关已三月有余,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边关从一座荒城变成现如今这般欣欣向荣的景象。边关的物产逐渐丰裕,吃上一口饱饭也不再是百姓们遥不可及的愿望。端午是边关近几个月来第一个盛大的时节,也是个适合众乐乐的好日子,“以民为本”一向是盛玉的执政理念,这次端午,她虽不打算大办,但也希望能让全边关的百姓都感受到端午的热闹气息。端午的前一日。领了吩咐,谢迩一手拿着一叠草纸,一手端了盛着小半碗白米的饭碗,准备前往城门处在公告栏上张贴食堂免费发放粽子的告示。本来这种小事是不需要他亲自去办的,不过谢迩自己想要增添端午的参与感,便自行领了这份差事。拿起一张告示,谢迩左手把它铺平摊开在公告栏上,另一只手从碗里揩了些许米粒,放在纸的背面,接着按住四个角,用力摁了下去。告示很快就在米粒的黏性下和公告栏粘贴在了一起,谢迩稍微退开了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下告示粘贴的位置,在看到没有贴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贴得不错啊。”谢迩摸着下巴:“我也觉得。”过了一两秒,惊觉不对,谢迩猛地一转头,果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笑盈盈站在自己身后。他快步走上前去,锤了那人肩膀一拳,这是他们兄弟间表达友好的方式,谢迩问道:“你怎么今日回来了?”谢义摸了摸肩膀,这一下打得不痛,长时间没来这么一拳,乍然被打了一下,还带有一种诡异的熟悉感。“今日无事便赶早回来了。”谢义回答。见谢迩把带来的东西收拾起来拿在手上,谢义又问道:“贴完了?”谢迩“嗯”了一声,两人便并肩朝城内走去。“兵营情况可还好?”“有将军们在,出不了差错。”“那你上次来信所说的夷狄一事?”“不过是试探性的小打小闹罢了,营中对此早已做了防备,这次出征,少将军打算亲自前去,也算给塞外那些夷狄一些威慑。不然总是搞这么一出,虽不能让我们伤筋动骨,倒也烦得很,不如一次把他们打怕不敢再犯。”谢迩点点头,对谢义所说的这些表示认同。一路经过的场景和上次来又有很大不同,不过这三个月以来,谢义偶也会回到城内,是以心中震撼并不明显。两人一路慢慢走着,谢义又提及方才所贴的告示一事,在谢迩粘贴时他已经把上面的内容都看过了,是以他直接问道:“你可知道明日食堂会推出些何种馅料的粽子?”“大枣、红豆、鲜肉……据说还会有些新奇的馅料,食堂那些人把这当机密防,我打探得也不太清楚……”说着说着,谢迩回过味来,转过头狐疑地看着他,“你这次回来该不会就是为了食堂免费的粽子吧?”谢迩的语气越来越笃定,“难怪每次一回来就往西街跑,合着我们几个兄弟在你眼中还比不上食堂的地位高。′e/z`k.s\w′.+o′r_g\”“这倒不……不完全是,”在谢迩犀利的眼神中,谢义心虚地摸了摸鼻尖,他道,“端午这个时日特殊,明日将军和夫人也会回来,少将军特让我先回城内将此事告知少夫人。”“什么?将军和夫人会回城?!”谢迩顿时惊了,他一把拉住谢义,“这种大事你怎么不早说,快和我一起去告诉少夫人!”谢卫国和叶怀兰会回城的消息传到盛玉耳中时,她虽然心中微微惊讶了一下,倒也还没乱了阵脚。关于端午的安排已经吩咐了下去,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是晚上的家宴势必要安排在将军府。将军府目前的下人不多,厨房也仅有一个厨娘负责府上众人的吃食。只是若是家宴的话,厨娘一个人定是忙不过来,盛玉想着,还是得找食堂的外援帮忙才行。将此事写到一旁的工作安排上,看着上面写着的“端午”二字,盛玉不自觉便发起了呆。前世在爷爷去世后,各种大小节日她几乎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过年时导师也不忍心她一个人待在实验室,曾叫她一起回家过年,却被盛玉拒绝了。她明白导师的好意,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更不能因为自己一个外人让一个家人好好团圆的日子变了味儿。据说端午在古人的概念中也有团圆的含义在。盛玉长舒了一口气。自从爷爷去世后她便成了孤家寡人,这一世她也不曾还有实际意义上的亲人。端午的意义于她又在何处呢?沉默着将立着的册子放到一旁,盛玉转而又看起桌面上的玻璃厂企划来。书房很是安静,窗外除蓝天白云外也不曾见到人影走动。府上的厨娘连同枝儿都去了食堂,今日众人都在为明日的端午佳节忙碌着,看上去就只有还坐在书桌前的盛玉最闲了。摇了摇头,敛下其他心思,盛玉继续将注意力转向桌上的企划书。边关的降水不多,临近夏日,河中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水位线不高,是淘沙的好时候。边关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黄沙,而这也正是制作玻璃的原材料。玻璃制造的原材料简单易得,唯一需要攻克的难点是烧制黄沙时烧窑所需要达到的温度。沙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矽,熔点一般在1700c左右,在这个温度下,几乎所有的土窑都将被烧毁。在目前已有的技术下,无法建造出更加耐高温的烧窑,唯一的方法只有试图降低玻璃烧制的熔点。这便是盛玉要求收集草木灰的原因。??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加入碳酸钾,能使玻璃的熔点变低,草木灰便是制作碳酸钾的原材料之一。先将草木灰用冷水充分浸泡,然后用滤布反复过滤,再将所得的溶液煮干,所得到的白色结晶粉末便是碳酸钾。将沙子、碳酸钾以及能使以上材料不溶于水的石灰石碾碎,放入耐火的容器中,高温加热,即可得到所需的玻璃溶液。在玻璃溶液尚未冷却时,可以对其进行吹制、切割、打磨,以得到不同造型的玻璃制品。因缘巧合下,盛玉曾见过一次玻璃的烧制过程。很难想象那橘黄火焰色、材质看起来像软糖的东西,就是尚未冷却成型的玻璃溶液。在工匠富有技巧的吹制、打磨下,玻璃溶液慢慢转换成不同的形状,最后便成为了日常所见的各种玻璃制品。盛玉所学的专业是农学,在钻研商城所给的玻璃制造技术前对这一切可谓是一窍不通,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见到这些难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时才会觉得这么不可思议。盛玉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这是她在思考时常有的动作。她想,若是玻璃能成功制作出来,只做窗户之用未免过于大材小用。作为一名理科生,虽然大部分物理知识早已在逾五年的科研时光中被她遗忘脑后,但中、高考所带来的脑力急速增长,还是让她不得不记住了那时的许多基础知识点——比如说放大镜的制作原理。放大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凸透镜,若是能解决磨砂后的抛光问题,制作出来应该不难。想想当下已有的铜镜,镜面十分之光滑,这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不仅是放大镜,还有显微镜、望远镜……不仅可以作用在学生的学业上,更可以运用在军事中。想到这里盛玉不禁感到心潮澎湃。——虽然现在关于玻璃制作的事八字还没一撇。 在企划书上重重添了两笔,将“放大镜”的制作安排列入其中,盛玉这才将一旁西街食堂呈交上来的关于明日端午的菜色安排拿过来开始翻看起来。端午毫无疑问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众人也想借这个节日好好热闹一番,算是作为对饥荒那段惨痛时光的告别。是以在工作之余,几乎所有人都参与进了端午的活动中去。妇人们大都聚在食堂,嘴上聊着家常,手上包着粽子;男人们背着竹筐,上山去了采艾草。小孩子们则央着大人做了纸鸢,到处撒着欢跑。菜单上几乎没什么特别的,也就粽子的馅料种类多了些。看了一会儿,盛玉突然很想去食堂那边看看。没有叫其他人,盛玉自己慢悠悠地一个人从将军府踱步到了西街。食堂的门大开着。桌上摆着一大盆一大盆白花花的糯米,各种馅料也用盆装了放在旁边,地上则放着成筐的粽叶。包着粽子的人中,有坐在凳子上的,也有席地而坐的,不管坐在哪儿,她们的神情都很是闲适。左手摸了一片粽叶,放在手心处用右手捏出漏斗的形状,再拿了勺子舀入适量的白糯米,斟酌着放入馅料,最后勺子随意地一抛,稳稳落入装有糯米的盆中,右手紧接着按在粽叶上裹紧捏牢,最后用一根丝线缠绕在外系上结,不让粽叶松散开来,一个完美的三角粽子就算包好了。除了三角形状的,还有四角的、方形的、长条的……妇人们为了这次的端午似乎都憋着一口气,力图把自己的拿手好活全都拿出来展示展示。“田婶,然后呢?把馅料装进糯米里去之后还要干什么啊?”——满大堂坐着的妇人中,竟突兀传出了一句男声。其他妇人们神情不变,甚至有几个还拿着手上的粽叶一边包着一边看热闹似的朝声音传出的方向走了过去,盛玉这才发现被桌子挡住的角落里还坐着三五个满头大汗的男人。五月的天气不算热,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出的大汗。那男人微微低下头,擡起手臂随意用衣服擦了下汗,随后继续凑到了一旁的妇人面前:“田婶,我是按照你教的方法包的啊,怎么样子看起来不像啊?”另外三个男人也赶紧凑了过去,叽叽喳喳开始说着自己的疑问:“我的粽子包好了怎么看起来怪模怪样的,居然还有糯米往外漏!”“外面这层丝线我怎么系不紧?”“哎呀你们让让,先看看我的……”被围在中间的田月英满脸无奈:“你们说要吃肉馅的粽子,我也按你们的喜好准备了一些咸肉粽,就没必要还赶来食堂自己包了吧?”男人中最高大的那位嘿嘿一笑:“自己包的粽子吃起来就是不一样嘛,有一种不一样的美味,这就是,是玉兰婶子说的收获的滋味!”田月英抽了抽嘴角:“我看是你们臭汗的滋味!”明明包粽子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活儿,被一群笨手笨脚的男人做起来居然能把他们急出满头大汗来。田月英着实无奈了。“行了行了,我再给你们示范一遍,都给我看仔细咯。要是谁再磨磨蹭蹭,问三问四延误工期,明天吃不上粽子就拿你们是问!”田月英的威胁丝毫没起到作用,这些男人们脸上依旧笑嘻嘻的:“是是是,田婶子你快教教我们吧,这次我们一定好好学!”田月英白了他们一眼,拿了粽叶,手上包着粽子的动作却放慢了不少。男人们站起来,围在她的身边,两眼目不转睛地看着,似乎是真的很想把包粽子这门手艺学会。边上过来看热闹的妇人们在看到他们手法有问题时,也跟着指点了几句,男人们点着头,虚心请教着,妇人们也毫不吝啬地回答着他们的各种疑问。这幅场景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隔着远一些的妇人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开始闲聊起来:“你说这些大男人来学包粽子是为什么?”“谁知道呢,不过听说这几个人就是之前那些看不起女人教他们学种菜的晋城人呢!”“难怪这么笨手笨脚的,连个包粽子都学不会!”说话的妇人摇了摇头。“不过现在看起来他们的态度要好得多了,放眼全边关,也没几个男人会去学包粽子吧,他们挨骂居然还好声好气的。”……“哎,我想到一个问题,他们不是被印刷厂的考核刷下去了吗?现在其他厂子也不招人,你说,他们该不会是想来食堂应聘吧……”“你这么一说也不是没可能啊!好几个心机男,难怪一直缠着田姐问东问西的!不行我得看看情况去。”正说着话,那名妇人便火急火燎过去了。先前提出这个想法的妇人想了想,又觉得这事儿不太可能。先不说食堂的岗位不缺人,单是以田姐一丝不茍的工作态度,也不能容忍有笨手笨脚的人在一旁耽误工作啊!放下心来,她又继续悠哉悠哉包起了粽子。在食堂外的盛玉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看了一会儿,见所有人都沉浸在了工作中,她便转身打算回去了。漫步在石板路上,光线渐渐暗了下来。说起来,她近日忙于各种事,还没有时间好好看看边关的变化。行色匆匆的行人中,偶有放着纸鸢的稚童叽叽喳喳跑过。人声为这条街道增添了最大的热闹。西街已不复往日的破败,待玻璃制成,安在临街的这些房屋中,街道上也会开起各种各样的商铺。漫步于此,好似已能看见往后的繁华景象。月光倾洒下来,初四的月亮何止不圆,但却很亮。盛玉依旧慢悠悠地走着,前方却突然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背着光,黑黢黢的。看不清模样却有一种很强烈的熟悉感。他就站在那里,似乎在等着盛玉走近。“怎么一个人?”他慢慢走上前来,面容也越发清晰起来。看着面前的谢景珩,盛玉有点难以分辨出自己此时的心情,只觉得一颗心酸酸涩涩的,又带点儿胀意。她张了张口,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吐出的只有一个意味不明的单音:“你……”她想问——你怎么在这?又或者是——你怎么今天回来了?谢景珩却好似知道她要问什么似的,和她并肩走在一起,自行开了口:“明日爹会和娘一起回来,今日兵营无事,我先回来看看你。”盛玉侧过头看向他,不期然和谢景珩的视线撞在了一起,她立刻像被灼烧到一般收回了视线。低下头,正纠结自己是怎么了的盛玉突然听到耳畔传来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盛玉的心情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她面无表情转过头去,直直迎上他的视线,薄唇轻启,淡淡吐出一句:“哦。”过于平淡的态度真是气死人不偿命。谢景珩好笑又好气地扶了扶额。不想错过《边关基建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