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灵感闪现(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刘好仃站在仓库楼门口,望着那块还摆在桌上的样本b-07。&??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在玻璃表面映出一道淡淡的蓝光。他眯起眼,像在看什么宝贝似的。
“这玩意儿……怎么会有这种效果?”他低声自语。
回到车间后,日子又回到了熟悉的节奏。早八晚七,吃饭打卡,日复一日。可他的脑子却没停过——那个隔热性能异常的玻璃样本,像根刺扎在他心里,拔不出来。
这天中午,轮到刘好仃值班。按规定,午休时间是不能离开车间区域的,但他在椅子上坐了不到五分钟就坐不住了。
他悄悄摸出兜里随身带着的小镜子,那是他用来观察光线反射用的。他轻手轻脚地溜到车间外,靠着厂区围墙往绿化带方向走。那里有几棵老榕树,枝叶繁茂,阳光穿过树叶时会形成斑驳的光影。
他蹲在树下,把小镜子对着阳光调整角度,让光线折射进树影里。他盯着那些光影的变化,像是在找什么规律。
“嗯……这个角度,光线变柔和了。”他一边观察一边嘀咕,“如果能把这种散射效果用在玻璃涂层上,是不是也能降低热辐射?”
他越想越兴奋,赶紧掏出兜里的笔记本,飞快地画了几笔,一个树叶形状的草图出现在纸上,旁边写着“折射率”三个字。_j_i*n*g+w`u¢b.o?o.k!._c`o_m*
正写得起劲,身后传来一声:“哎哟,这不是刘师傅嘛,咋跑这儿来了?”
刘好仃一激灵,回头一看,是隔壁车间的老张。
“哦,老张啊。”他赶紧合上本子,“我这不是觉得车间太闷了,出来透透气。”
老张点点头,也没多问,拍了拍他肩膀就走了。
刘好仃松了口气,看看表,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他赶紧起身,一路小跑回车间。
刚进门,就撞见王大勇从办公室回来。
“去哪儿了?”王大勇皱眉。
“去洗手间了。”刘好仃回答得挺顺。
王大勇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
回到岗位上,刘好仃开始想办法记录下刚才的灵感。他知道,车间不允许私人纸张流通,王大勇也经常翻查工人的东西,必须小心行事。
他翻开工位旁的日志本,这是每天记录生产情况的本子。他假装在检查昨天的数据,然后随手写下几个数字和符号。
“今天下午三点,温度:32c,湿度:65%,a线压强正常,b线冷却水循环稳定……”
这些看起来都是日常记录,只有他自己知道,某些圈圈点点其实是他在标记自己的想法。¢x¢n*s-p¢7^4¢8,.~c¢o·m/
比如,“压强正常”后面的圆圈,是他画的一个树叶形状;“冷却水稳定”旁边的箭头,是他对涂层结构的构想。
他写完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人能看懂他的意思,才放心地把本子合上。
下班前,他故意走到老张身边,装作闲聊的样子说:“老张,你那本破书还在不?就是讲玻璃表面处理那本。”
老张愣了一下:“哪本?哦,你是说那本封面都掉了的?在呢,在工具箱最底下。”
“借我看两天行不?”
“行啊,不过别弄丢了,我可找了好久才找到的。”
“放心吧。”
刘好仃接过那本书,小心翼翼地塞进包里。
晚上回到家,他顾不上吃饭,先翻开那本书,一页页翻着,边看边记。有些专业术语他不太懂,就拿手机查,查完再抄下来。
他发现书中提到一种叫“微结构表面”的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制造纳米级的凹凸结构,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
“要是能在玻璃表面做出类似的结构,说不定就能模拟树叶的散射作用。”他眼睛亮了起来。
他翻出之前做的笔记,对照着书上的内容,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