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集:环保文化形成(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刘好仃盯着这张纸条看了很久,最后把它小心地收了起来。
第二天,他在全厂大会上宣布了一个新计划——设立“环保奖励基金”,每个月评选出三位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公开表彰。
“我不是要让大家为了钱去做好事。”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值得被尊重、被鼓励的行为。”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几天,厂里开始热闹起来。各个班组之间自发组织起了环保竞赛,有人提出改进通风系统的建议,有人设计了新的废料分类流程,还有人主动申请当“环保志愿者”,每天巡检车间角落。
刘好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天中午,他在食堂吃饭时,听到旁边两桌的人在聊天。
“你知道吗?我们组这次得分最高,组长说要请我们吃火锅。”
“哎哟,那可得加把劲儿,下周我们也得冲上去。”
“你们听说了吗?有人写了匿名信,说有个处理废玻璃的新方法。”
“真的假的?咱厂的技术人员看了没?”
刘好仃低头吃饭,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环保文化,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几天后,一封匿名信被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信中详细描述了一种利用废旧玻璃制作新型建筑材料的方法,但关键步骤没有写清楚。
刘好仃拿着信找到技术部的老王:“你看这个有没有可行性?”
老王翻了几页,皱眉道:“思路是对的,但具体操作细节缺失,而且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市面上不太常见。”
“那就去找。”刘好仃语气坚定,“能想到这个办法的人,一定是有心人。我们不能辜负这份心意。”
技术部开始着手研究这种材料的替代品,同时联系了几家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厂里的环保氛围越来越浓。有人自发组织“环保知识问答”,有人把环保标语画成卡通海报贴在车间墙上,甚至还有员工提议搞一次“绿色运动会”,用废旧材料做道具,比赛谁最有创意。
刘好仃看着这些变化,心里踏实极了。
他站在车间门口,望着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一个月前那个闷热的下午,小王还满脸不情愿地来找他谈话。
如今,小王已经是巡查小组的骨干成员,还带动了好几个年轻人一起参与环保工作。
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清凉。
刘好仃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不再有刺鼻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草木香。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不想错过《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