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沈砚之(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杨宗源连声道:“允哥儿,快,你给三爷带路!”
“是。”
杨知允应下,转向沈砚之:“沈少爷,请随我来。我们先去看后山的板岩矿脉,再去村尾看新宅营造。”
一行人簇拥着沈砚之,在杨知允的引领下,沿着村中的土路,朝后山走去。
村民们好奇地跟在后面,远远张望,低声议论着这位气度不凡的贵人和那辆从未见过的漂亮马车。
后山并不高,但林木葱郁。绕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裸露的灰黑色岩壁呈现在众人面前。岩壁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呈现出清晰的层叠纹理,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岩壁下方,散落着一些开采下来的碎石和几块己经初步切割成方形的石板。
几个负责看守和清理的杨家青壮看到族长和允哥儿带着贵人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恭敬地站在一旁。
“沈少爷请看,”杨知允指着那巨大的岩壁。
“这便是板岩矿脉的主体。其层理清晰,走向稳定,易于剥离。知允前次带来的样本,便是取自此处。”
杨知允走到岩壁下,弯腰捡起一块边缘锋利,但层理分明的碎石片,递给沈砚之。
“您看这断面,质地均匀细密,绝少杂质。只要顺着层理下凿,便能得到大块规整的石料。小子设计的采石锯和凿刀,正是为此而生,效率远胜寻常铁钎铁锤。”
沈砚之接过碎石片,仔细端详,又用手指用力掰了掰,碎石片沿着层理轻易地裂开,断口依旧平整。
他抬头望着这巨大的的岩壁,眼中流露出满意。
“储量果然惊人!”沈砚之感叹。
“这岩壁延伸甚广,看来允哥儿所言非虚。”
然后环顾西周:“此地离村庄不远,运输倒也方便。只是,如何将开采下的大块石料运下山?山路崎岖,恐非易事。”
“沈少请看那边。”
杨知允指向岩壁不远处一条从更高处流淌下来的山涧。涧水清澈,水势虽不算湍急,但落差明显。
“小子计划在此处筑一道小坝,抬高水位,形成蓄力。然后沿山势铺设简易轨道,利用水车或滑轮组,
将石料置于特制的滑车上,借助水力或畜力牵引,顺轨道滑运至山下平缓处。如此,可省却大量人力抬扛之苦,也避免损伤石料。”
他边说,边从油布卷筒里抽出一张图纸展开,上面清晰地绘制着水力运输系统的构思图。
沈砚之凑近细看,图上线条清晰,标注明确,构思巧妙而实用。
他越看越是心惊,这绝非一个五岁孩童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其中蕴含的巧思和对力学的理解,远超他的预期。
“妙!妙极!”沈砚之忍不住击掌赞叹。
“知允小友,你这脑袋瓜子,真是…真是…奇思妙想!”
他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杨宗源、杨志显等人虽看不太懂图纸,但见沈砚之如此赞叹,脸上都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
看完矿脉,众人又折返下山,前往村尾的新宅工地。
还未走近,便己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工匠们中气十足的号子声。
新宅这边热火朝天,高大的青灰色板岩院墙己经合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厚实沉稳。
前院的地面完全由平整的板岩铺就,光洁如镜。通向中院的月亮门洞,用打磨光滑的石条砌成拱券,线条流畅优美。
工匠们正在安装前厅的门窗,上好的硬木框架散发着清香。后院的方向,隐约可见池塘的轮廓和堆叠起来的假山石料。
“沈少请看。”杨知允引着沈砚之步入前院。
“地面、院墙、门洞,皆用板岩砌筑。您可试试这地面的平整与坚固,雨天亦绝无泥泞之忧。这石料经久耐用,色泽沉稳,历久弥新。”
沈砚之依言用脚踩了踩地面,又走到墙边,用手掌摩挲着冰凉光滑的石面,感受着那份厚重与坚实。
他抬头打量着这初具规模、风格古朴大气又异常实用的宅院,眼中满是欣赏。
“知允小友,你这宅子…格局大气,用料扎实,将这板岩运用得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自有一股沉稳厚重之气。这绝非寻常农家宅院可比。”沈砚之由衷道。
他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富户豪宅,但眼前这座尚未完全建成的宅子,却给他一种别样的感觉。
实用、坚固、大气,隐隐透着一种超越其主人身份的气度。
这气度,就来自眼前这个小孩。
不想错过《女穿男:农家儿郎要争气》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