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女穿男:农家儿郎要争气 > 第49章 建好了

第49章 建好了(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杨知荣不再满足于仅仅不费脑子的课业,他想站在小弟身边,跟堂哥他们一样,与小弟探讨文章。

所以之后每每回到家,吃过晚饭,便主动抱着书本凑到杨知允身边。

“允哥儿,这个‘子在川上曰’后面是啥意思?夫子讲了我还有点懵…”

“二哥,此句重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子是借流水喻指时光飞逝,一去不返,警醒世人当珍惜光阴,进德修业,片刻不可懈怠。”

杨知允放下手中的书卷,耐心解释。

“哦…就是提醒我们要抓紧时间读书,别偷懒呗?”杨知荣挠挠头。

“正是此理。”

杨知允点头,又补充道:“亦可引申为大道运行,永不止息,君子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杨知荣似懂非懂,但“珍惜时间”和“要努力”这两点还是记住了。

杨知荣摊开自己的习字纸:“那允哥儿,你再看看我这字,是不是比昨天好点了?夫子说结构还要再稳些…”

昏黄的油灯下,兄弟俩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专注。

杨永旺和姜凤英在一旁做着手里的活计,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像是喝了一碗温热的甜汤。

新宅子快好了,村里采石场的营生也红火起来,孩子们又这么懂事上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的呢?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村尾,那座三进三出的宅院,终于彻底褪去了脚手架的束缚,完整地伫立在秋日的阳光下。

厚实的板岩院墙沉稳大气,前院平整的石板地面光洁开阔,预留的花圃己移栽了些许耐寒的花草。

中院的厅堂、厢房窗明几净,散发着新木和桐油的淡淡清香。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后院,引活水而成的池塘波光粼粼,几尾锦鲤悠游其中;旁边用形态各异的板岩精心堆叠的假山错落有致,颇具野趣;几株新移栽的翠竹倚墙而立,更添几分清雅。

整个宅子格局大气,用料扎实,细节精巧,既实用又处处透着主人品味。

在杨家村乃至水雍镇都算得上头一份。

采石场和下游的加工厂,在杨知允最初的规划指导和沈家商会资金的持续投入下,早己步入正轨。

水力运输的轨道铺设完毕,粗加工棚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号子声交织。

一车车切割好的石板、石条被装上骡车,源源不断地运往水雍镇及邻近府县。

杨家村的青壮劳力几乎都在这里找到了活计,领到了实实在在的工钱。

村道平整了,家家户户的饭桌上油水也足了,连带着嫁娶都比往年更风光些,好多外乡女子都争先恐后想嫁进杨家村,媒婆都快踏破门槛了。

族长杨宗源和村长杨志向将日常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条,杨永旺作为杨知允的父亲,承担了许多协调与监工的职责,杨志显、杨永毅、杨永盛等族中骨干各司其职。

杨知允在确认一切运转顺畅后,便安心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将全部精力投向了书斋。

只有遇到重大决策或技术改良时,族老们才会来征询他的意见。

新宅落成,乔迁之喜自然要选个黄道吉日。

杨志显请来了镇上最有名气的算命先生。

先生震惊的表情围着新宅转了几圈,又仔细问了主家的生辰八字,掐指推算良久,最终将日子定在了明理堂三个月一次升班大考结束后的第三天。

这日子选得极好,既不耽误杨家学子们的考试,又能让大家考完后松快松快来热闹一番。

大考当日,明理堂内气氛肃然。

科举班的考场更是透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杨知允端坐案前,提笔蘸墨,神色沉静如水。

经义、策论、墨义、试帖诗……一道道题目在他笔下流淌而出,思路清晰,字迹工整有力,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策论更是切中时弊,条分缕析。

陈夫子监考经过他身边时,目光在他卷面上停留的时间总会稍长一些,眼中是掩不住的赞许。

大考结束的钟声敲响,学子们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空气中弥漫着考后的轻松和对成绩的忐忑。

杨知允刚收拾好书袋,杨知荣开心得像只出笼的小鸟飞扑过来,脸上全是考完的解脱和对即将到来的喜事兴奋。

“允哥儿!考得咋样?不管了,先回家!阿爷说了,明后两天都不用上学,家里要大摆宴席啦!吴夫子、陈夫子,还有沈三爷他们都答应要来呢!”

杨知允被二哥的雀跃感染,唇角也微微上扬。

“嗯,回家。”

不想错过《女穿男:农家儿郎要争气》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