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合掌人生 > 默认卷(ZC) 十六 在南京,我是母亲的听众

默认卷(ZC) 十六 在南京,我是母亲的听众(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母亲送我十双袜子,我说:“我一双袜子穿一两年,您送这么多袜子做什么?”母亲回答:“儿子啊!你可以活到两百岁。”

为了返乡探亲,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下午我就到了香港。隔天和香港佛光协会的督导林耀明夫妇、会长吴其鸿约谈,谈及今后香港佛教发展的问题,随后便搭乘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再次回到久违的故乡——六朝胜地南京。

这次大陆之行主要是为了探望母亲,看看亲戚,以及到海安祭拜师父志开上人。才抵达雨花精舍,母亲看到我就说:“儿子啊!你和你的徒弟一年当中都能见到很多次,我和你却一年难得见一次面啊!”虽然母亲的一席开场白勾起了大家一阵辛酸,但母亲毕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立刻就晓得将话锋一转。她看到很多亲戚,如大哥国华家六人,三弟国民家六人,大姐素华家十人,三舅的孙女凤珠和其他亲戚之后,不禁又说道:“真是千树桃花一根生啊!”这句话马上又引起了大家一阵欢呼。

接着,母亲又告诉大家:“我有四个孩子,大儿子太过老实,大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小儿子又太过护己,人总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意思大概是赞美我这个儿子最好了。

只要母亲一说话,大家都屏息倾听,不敢随便开口。母亲继续说:“你的徒弟都是有根基之人,才随你学佛,我们家里的人却善根不够,你要好好发心去度他们才是。”接着,又指指台湾来的徒众说,“你们都是菩萨下凡,我却是凡夫一个,你们要好好护持你们师父弘法度众啊!”

母亲告诉我,凡有台湾法师来访,他们总是大师、大师不离口,她每次听了都很高兴。我一直不太喜欢台湾的弟子和信众来探望母亲,毕竟她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不想增加彼此的麻烦,但是得悉母亲如此欢喜,我觉得还是有必要。

一阵寒暄过后,我打开皮箱,将送给母亲的衣物交给她。母亲看了,说:“你买衣服给我,我也要给你一点东西。”说完,就从枕头边拿出十几双袜子放到我手中。原来母亲早已为我准备了礼物。

我对母亲说:“我一双袜子要穿一两年,您买这么多袜子给我做什么?”

母亲回答:“儿子啊!你可以活到两百岁。”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善于赞美人的人。

不一会儿,母亲将她搜集的名片一一翻出来给我看,从中可以看出她待人的用心。那些名片,大都是海峡两岸的有缘人,如“立法委员”潘维刚、《大陆寻奇》制作人周志敏、《大成报》副总编辑赵俊迈,还有澳洲的刘招明、美国的林陈雪娥……这时,我也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我的名片递给她。母亲笑了笑,说:“这是佛陀的名片啊!”

我发现母亲衣服上有个破洞,就跟她说:“母亲,您的衣服破了。”母亲说:“不是破,是布不够。”

母亲有她自己的人生观,她又引用自己的例子说:“为人要存好心,给人欺负不要紧,你看,我经过北伐,经过抗战,经过‘文化大革命’,多少的磨难、多少的艰辛,我还不是照样活到九十多岁?

“别人讨厌穷人,我就是喜欢穷人,因为穷是无常,穷只是一时,有朝一日,穷人也会转贫为富的啊!”

听着听着,突然,我发现母亲衣服上有个破洞,就跟她说:“母亲,您的衣服破了。”

母亲若无其事地对我说:“不是破,是布不够。”

今晚的母亲显然特别高兴,尤其是在她那小小的房间里竟然挤了二十多人,真是好不热闹。讲到最后,我看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半了,就对母亲说:“时间不早了,大家要睡觉,有话明天再说。”

母亲指着大家说:“你们都去睡吧!”

我正想离开,母亲忽然指着我说:“今觉(今觉是我初出家时的法名),唯独你不可以睡觉。”

我听了,只好打起精神,再坐了下来,聆听她老人家的教诲……

母亲也知道朴老,竖起大拇指说:“那是一个伟大的人,你要好好地谢谢他。”

今早起来,我要去西康宾馆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朴老见面谈话,并且赴午宴。赵会长实在是一位佛教界的长者大德,他为了佛教可以说是舍身舍命。这一次,他以八十八岁的高龄,特地从北京赶到南京来,我到达时,他早已在门口等待迎接。当我们行礼和紧紧握手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这个老人家的慈心和热忱。

朴老是一位诗词书法大家,在大陆,他的题词、题诗、题字随处可见。他最乐于为寺庙道场书写,却不曾见他为商店写过任何招牌。朴老知道我将他的一幅字在台湾为筹建佛光大学义卖得款五十六万,非常高兴,现在他又送给我一首《忆江南》,由诗中可以看得出他那卓越不凡的文才,同时更能感受他对中国佛教的那份期许。

用饭后,我匆匆地告辞,相约下午在雨花精舍由我做东,回请大家。

回到雨花精舍,母亲问我:“你一早到哪里去了?”我说去和北京的朴老会面。母亲也知道朴老,听了之后笑着竖起大拇指说:“那是一个伟大的人,你要好好谢谢他。”正当母亲在和我叙述历朝三皇五帝的陈年旧事时,时间尚未五点,诸大法师和朴老夫妇已法驾光临。匆忙中将大家迎入客厅就座,又再天南地北从头话说佛教。

晚餐由侄儿春富掌厨,萧师姑督导,席间,大家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甚至还说胜过龙华寺的素斋。看到在座的龙华寺住持明旸法师和王永平,我赶快说:“春富出身于龙华,他的素斋也是在龙华学习的,说起来,他还是龙华的人呢!”

今晚的菜肴虽佳,我看朴老夫妇最喜欢吃的还是我从台湾带去的一盘豆腐乳。

扬州人的身材,走路姿态都很美,或许和他们骑脚踏车有关。

天亮了,星星和月儿都融进了晨曦之中。用过早点,我们踏上了江都探亲和海安祭祖的旅途。在大地回春,百花齐放的仲春江南,一路上,绿水盈盈,杨柳青青,万紫千红,轻风拂面;遍地金黄色的菜花园里,依稀看到挥汗如雨的农夫在辛勤地耕种;环顾四周,只见村妇捣衣,炊烟袅袅,船只点点,燕子呢喃,真是青山如画,白云如诗,好一派美好的江南风光!

车行约一小时,路过扬州,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脚踏车。扬州人的身材,走路姿态都很美,或许和他们骑脚踏车有关。在台湾是汽车塞车,在扬州却是脚踏车塞车。

扬州是座古城,在世界各地有人没听说过南京,却没有人未听过扬州。扬州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远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扬州就是九州岛之一;从隋炀帝开凿运河开始,扬州又成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要道。我是扬州人,知道住过扬州的历史名人有:吴王夫差、董仲舒、谢安、沈约、杨广、王世充、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杜牧、范仲淹、苏东坡、韩世忠、岳飞等,近人有朱自清、王柏龄、陈果夫、洪兰友……是这些文人雅士为扬州抹上了美丽的神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合掌人生》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