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空山 3 > 第21章 空山一

第21章 空山一(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机村人又听见了一个新鲜的词:博物馆。

放在过去,他们会好奇地问:博物馆,那是个什么东西?但现在,他们不再露出天真而又愚笨的神情提出这样的问题了。这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没见过真身,问到答案,只能得到似是而非的印象。还不如免开尊口,等到那事物显出全形,不管懂与不懂,也就叫得出它的名字了。事物的懂与不懂,好像就在于能否叫得出名字。何况,现在出现的新鲜玩艺’远不是早年间出现的马车啦,拖拉机啦,诸如此类的那么简单了。有时候新词出现还不是指一种东西,而是……而是……某种……“现象”。

当然,博物馆不是现象。

这个新词是驼背的儿子林军从县城带回来的。

那阵子,这个老实人揽到一单好活,两天一次开着小卡车去县城给隧道工程指挥部拉一次菜蔬粮食之类的生活用品,几百上千人的工地,每天都要消耗不少东西。

这个老实人,早上出去,一个多小时到县城,帮着指挥部后勤主任采购,又载着货上山,每个工程队卸下一点,到卡车空了,就开车回家。他也不去热闹地方,比如村子里这个酒吧。这是冬天将尽的时候,人们正闲得发慌,男人们大都聚到酒吧来,要一瓶两瓶酒,在露天的台子上捅几杆台球。这时,太阳升起的路线都会比前一天更靠近北方,阳光自然也就比前一天温暖一点。山上的雪线开始升高,冻了一冬的地开始变得松软。人们就这样懒洋洋地喝着酒等待春天,看河上的冰开始融化,看柳树桦树僵硬的枝条变得柔软。顺带也看见林军开着他那墨绿色的小卡车来来去去。每一次,林军把车停在村中广场上,就快步回家。有时,他也往酒吧这边张望一下,露出说不上所以然的笑容,然后,还是转身回家。这个举止在村里人看来,总是有点奇怪。有时,他回来得早,还会在黄昏里把三岁的儿子架在肩膀上走出村子,在村外田地间的小路转上一圈。有时,他还会突然一下猛然奔跑,嘴里发出电视里才有的飞机俯冲、****的声音,吓得儿子在他肩上哇哇大哭。他只好把儿子放下来,坐在路坎上,露出一脸优戚的神情。然后,手牵着儿子一脸落寞在四合而来的夜色中回家。好在,当他走进村子,即便人们想看个究竟,他那一脸落寞神色也融人夜色之中,让人无法窥见了。

在机村人听到这个词的这一天,林军停好车,脱离了他惯常的路线,直奔酒吧来了。闲散的酒客们都坐直了身子,看他向大家这边走来。有人叫大家不要看他:“他不是不想来,起初没来,后来就不好意思来了。”“你看现在,他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吗?”

的确,从远处看去,他平常总是显得拖沓的步伐这时却一下下走得那么紧凑有力,没有一点犹疑不决的意思。

“那是自己给自己壮胆,不要看他。”

大家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就都把脸转向别处,但眼角都忍不住不时要扫一扫他走来的身影,看他是不是半路上信心顿失,转身回家。但他还是迈着紧凑的步伐向这里走来了。于是,大家也都转过脸来,看他满脸红光,露出一口白牙走近了大家。

直到走到酒吧宽大的回廊下那两张台球桌边,他像是猛踩了一脚身体内部的急刹车,身体摇晃一下,突然地站住了。拿着什么东西的手也猛然一下子藏在了身后。

还是酒吧主人若无其事地说:“来了。”

他才放松了一点,突然一下把身后拿着的东西举到大家面前,说:“博物馆!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我知道什么是博物馆,上来吧。”

林军脸孔通红,一步一步走上了回廊前的九级台阶,等他走到廊子上的众人中间时,那气喘吁吁的样子,像是比爬了一趟村后的达尔玛山还要艰难。也有人想问他刚才说他父亲进了什么地方,却没有好意思张开口来。他父亲已经死去好些年了,一个活人怎么会知道死人去了什么地方?再说,死人能去的无非是三个地方,地狱、天堂和等待轮回转生的中阴之地,但他明明说了另外一个地方。

除了酒吧主人,还有一个人能听懂他所说的那个字眼。这个人就是短暂回乡的我。

我说:“好啊,他老人家终于进去了。”

林军紧张的身子松懈下来,软得都有些站立不住的样子了。他又说了一遍:“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我从他手里接过那摞彩色的宣传纸,并把一杯酒放在他面前,他就慢慢坐下了。

这一来,所有人都把眼光落在了我的身上,还有好几个人围过来。我打开这些宣传纸,知道县城那座废弃多年的寺庙改造成了一个民俗博物馆,最近又在其中开辟出了一个展室,陈列红军长征经过这一带时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文物。这些宣传纸,准确地说是十几页彩色印刷的小册子,正是这个展室的说明书。最末的一页,有一张表格,罗列了当年流落此地的红军伤病员名字,其中出现了驼背和机村的名字。上面写着驼背的大名:林登全。

驼子生林军这个尾生儿子时,都年近六十了。那时,他受着旧伤与内心痛苦的双重折磨,总是哼哼唧唧地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但就是这个一脸死灰的人,又让他老婆生下个儿子。他老婆见了乡亲就说:“造孽呀,羞死人了!”

林军激动不已:“看,我老爹的名字印在书上了。”

大家想有所反应,却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因为没有谁的名字曾经被印在书上,也就无从知道名字被印在了书上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只能齐刷刷地看着他,有些别扭地做出惊喜的样子。林军走到墙边,手顺着窗框画了一个圈:“那张表挂在墙上,比这个窗户还大,我老爹的名字,一个一个比火柴盒还大!”

众人也无从知道如果自己的名字用火柴盒那么大的字印在墙上是什么感觉,却都张开嘴发出了赞叹:“嚯,嚯嚯……”

他又抓住我的手,说:“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其实,我也无话可说,对于一个已经躺在地下多年的人,这又行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但我还是被他的悄绪感染了:“是的,他老人家真的进博物馆了!”

林军却现出了颓丧的神情:“可惜他自己不能知道了。”

“是啊,要是他活着时就进去,你老爹脸上会有多少光彩啊!”

林军离开后,大家都来问我博物馆是个什么东西。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确切的说法。还是酒吧主人拉加泽里说:“博物馆是一种房子,把不该忘记的东西放在里面。”

这已经不是大家心里总是有所忌惮的年代了,所以马上有人说俏皮话:“我们也没在脑子里盖那么一座房子,但我们谁会忘记蛇子呢?”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但以后的人呢?”我说。

“好呀,政府越来越有钱,以后不会在每个人脑子里都盖这么一个大房子吧!”

也有人很认真地发出了疑问:“以后的人要记住机村曾经有个骑背干什么呢?”

这句话让大家都陷人了沉思,想起驼子的种种好处,想起驼子的种种不幸,也想起驼子好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来。唉,那人是在世道刚刚好起来的时候,伤心而死了。然后,大家都低头去看林军散发的小手册。那一共十几页的彩印纸,餘了封面封底,除了领导写的话,关于展室内容的也就七八个页面。其中,红军长征经过此地的路线图啊,旧驳壳枪啊,手雷啊,刻在石崖上的标语,烈士照片等等,又占去多半页面。后面两页是当地藏民参加红军并且在解放后进了北京,或者打回来做过当地***的照片与介绍。最后一页,才是让林军激动万分的那张表格,表格有十好几栏,林登全--也就是他老爹驼子的名字只在其中占了一行:林登全,一格:原红四方面军某部战士,一格;因伤掉队,一格;曾任本县某乡某村支部书记,最后一格。

而我眼前,却是活生生一个爱土地爱得要死的农民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但只要当他的行为脱离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的轨迹,就是可恨可笑复又可悲的人了。反正,机村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像出驼背作为一个英勇的红军战士冲锋陷阵是个什么模样。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儿子林军也不是。但从他儿子生出来那一天起,他就希望他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个光荣的军人。所以,他才名叫林军。林军是我的同龄人。我们中学毕业回乡不久,他就因为父亲身份的关系穿上了军装。那时,他的金子父亲是多么光耀啊!背比过去挺直了许多,那双总是浑浊的风泪眼,也发出明亮的光芒。而且,还从什么地方弄了顶军帽来神气活现地戴在头上。

他看见我们这些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林军来信了。”

他还爱说:“我们家林军是野战军。”

“野战军?”

“就是大部队!主力!人那个多,排起队行军,领头的都爬上山头了,尾巴还在山下原地踏步!”

机村只有两三百号人,从来没有全体排起来行过军,但是看过电影,那时的电影里,总有行军打仗的图像,于是就有人说:“跟电影里一样!”

驼子却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电影布才多宽,我说的队伍,那个长!”他甚至摇着戴着一顶大军帽的小脑袋说:“算了,跟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再说都是枉然!”然后,他就眯缝起永远被泪水的盐分渍得通红的眼睛去看蜿蜒而去的山脉,好像真的看见了行行队伍走在上面,而他儿子,就昂首挺胸走在中间。后来,我考上学校离开了机村。再后来,中**队杀出南边的国界,教训越南鬼子去了。

假期,我回到村子里,驼子拉住我,一双手颤抖不止:“林军打越南鬼子去了!”他老婆却在一边低声哭泣:“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驼子想喝止哭泣的女人,却不能奏效,转身背上双手,尽量地挺直了腰背,说:“越南鬼子,越南鬼子……我儿子打越南鬼子去了!”

那场战争好像刚刚开始就结束了。我再次回到村子里的时候,林军已经回来了。那一年,我们这些年轻人从报纸、从电台听到了多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更没有想到的是,到学校来做英雄事迹报告的年轻军人,竟是过去中学时代比我们高一年级的校篮球队员。我想,也许林军也在另外的地方做他的英雄报告吧?

毕业后我分配到比机村更为偏远的地方,两年后才有了探家的资格。想不到,一进村口,第一个碰见的人就是林军。他一头乱发,被细雨淋湿了,乱七八糟地贴在脑门上,旧军装已经很破旧了。他背着一个背篓,上面盖着青翠的桦树枝条,我鼻子里闻到了新鲜蘑菇的气息。

两个人在狭窄在村道上撞见,一时间都显得有些慌乱。只是林军的慌乱远远超过了我。我慌乱是没想到远征的军人会以这样一种形象出现在我眼前。那么,我显得光鲜的干部模样当然也能使他更加慌乱。

我听见自己发出的声音犹疑不定:“林军。”

他看我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我又叫了他一声。后来,我想自己叫他的时候声音里不该包含那么浓重的惊讶。他一低头,挤开我,消失在细细雨线后的浓雾中。

弟弟告诉我,林军提前复员,“打仗时害怕,尿裤子了。”邻村有个跟他同时入伍同时上前线的,去年是县武装部用吉普车送回来的,已经当上连长了。我想再见见林军,直到离开村子却再也没有看见。也是这一年吧,驼子死在了丰收在望却没人收割的麦地里。村子里还有一种说法,真正把驼子气死的,其实不是丰收的麦子无人收割,而是他尾生儿子在部队丢人的表现。对此,机村也很有些年轻人对此感到十分愤怒,觉得林军也丢了机村人的脸。倒是老年人们宽宏大量,对着枪口,林中之王豹子都要害怕呢。也有人说,幸好现在不搞****了,不然,这个家伙就死定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十多年过去,大家把这些事情都慢慢淡忘了。

那天黄昏的晚霞烧红了大半个天空,太阳一落山,气温猛烈下降,空气清新而冷冽。大家因为议论

博物馆什么的,才一直待到这个时候。拉加泽里已经吩咐服务员一桌桌算账,准备结束一天的生意了。

就在这时候,村后的山根前亮起了火光。

其实早就有人看到了烟与淡淡的火光,因为不想打断大家那么兴趣盎然的闲话,才没有声张。漫天彤红的晚霞燃烧到后来,把自己也烧得乌黑的一片。天一黑下来,那一下子明亮了许多的火光才被大家看见了。

那是驼子坟墓所在的地方。于是,大家明白过来,林军是到坟前去告诉他老爹,那个流落红军的名字进博物馆的事情了。大家又在酒吧里坐了下来,等两个腿快的家伙前去打探。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说林军正把一堆散给了大家的那种说明书在坟前烧化。

去的人说完,还很夸张地打一个寒噤,说:“妈呀,我好害怕。”那寒噤打得有些夸张,但他那恐惧却是真实的。机村死了人,不时兴土葬,所以见了坟堆,就会害怕。不是害怕别的,就是害怕冒出地面来那堆零乱而凄凉的土石。在机村人的感觉里,那么一堆非自然的东西会生出一种特别的意味,让人感到害怕--不完全是害怕,而是在害怕与厌恶之间很鬼魅阴森的感受。如果机村存在了五百年,那这五百年里,也只是在前三四十年里才出现了表示有死人睡在下面的坟墓。灵魂逸出后,皮囊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或者火葬,在炽烈的火焰中化为灰烬,或者天葬,用肉身做此生最后的一次施舍与供养。肉身陨灭时,灵魂已经奔赴来生去了。

解放后,机村就有坟墓出现了。起初,是病伤而死的伐木工人埋在了当地,后来,机村大火,那几个死于扑火的机村人成了机村最早被土葬的人。这样一来,那些坟墓所在之地,就成了禁忌之地,人们一般不会涉足这种地方。机村人没有祭坟的习俗,所以,那些土石相杂堆垒而起的坟冢也像记忆一样慢慢在风风雨雨中日渐平复。而那些汉族伐木人的坟冢,也因为伐木场的迁移,被人日渐遗忘,被树木与青草抹去了痕迹。只有驼子的坟还在,年年有他的家人按远方的规矩添上新土,有时还插上白色的纸幡。那日子过去后,那些白纸在雨水中零落黯淡,被风撕扯下来,四处飘散。

这样的习惯,机村人并不特别喜欢。这些年宽松了,老百姓又可以谈论此生之外的存在,林家人再去上坟,就有人委婉提醒:“他不在那石堆下面了。”

“离开的人,就该慢慢忘记了。”

林家人也是机村人,自然明白这样的劝告是什么意思。清明也不再去堆垒被风雨剥蚀的坟冢,只是到了年关,随大家去庙里在佛前替亡灵点一个灯盏,请喇嘛念几篇祝祷的经文。这就符合了机村人对于死亡的观念。死就是干干净净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一丝一毫的牵绊。

但是,这一天,林军又去到了父亲的坟前,焚化那些彩色的,某一张上某一栏表格中印着他父亲名字的纸片。

纸片的余烬燃烧着,被风吹起,带着火焰在空中飘舞一阵,变成一团更为轻盈的灰烬,无声在落向了地面。不知道他从那个地方带回来了多少这样的小册子,大家都张望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还在燃烧那些纸片。

有人就不耐烦了:“妈的,这个傻瓜真的是没完没了了!”

酒吧主人拉加泽里说:“不能再烧了,再烧要把林子引燃了!”

大家齐齐向祭坟处跑去。但见林军口里念念叨叨跪在坟前。和他跪在一起的女人与两个孩子却惊惧不已。阴阳两隔,他神叨叨地越界与死人说话,真好像那死人某个时刻真能拱破封土,从地下钻出来一般。见到来人,女人与孩子都哭了起来。显然不是对墓中死人悲痛的怀念,而是庆幸终于从恐惧的气氛中得到了解脱。

有人也弯腰在墓前鞠了一个躬,我也鞠了一个。我住在城里,而且,中国外国的墓地去过不少,但我还是更明白一个机村人此时的感受。我说:“好了,林军,你要是相信人进了博物馆,那就不在这里了。”

“真的?”林军问我,夜色很深了,他的脸在我面前模糊一片,但两只大眼睛却辉映着光芒。

“一个……”我迟疑了半晌,不知该说一个人还是一个鬼魂,“一个……难道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还是让女人和孩子回家去吧,别把他们吓着了。”

“自己的亲人,他们不会害怕。”

“但你看看,他们是不是害怕了?”

有人用手电照着他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解脱似的逃开的背影,林军也就无话可说了。

达瑟已经一身酒气了,说:“走,大家再去陪林军喝两杯,庆祝一下,我们机村的老支书终于搬到大房子里去了。”

这个晚上,我给大家讲博物馆是什么,费了好多口舌,历史啦,纪念啦,记住过去就像手握着一面明镜可以看见未来啦之类的,好多好多说法。这不止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新词,我想还是出于驼子的名字给印进那个表格所引起的感慨。不是关于历史,而是对一个小人物命运深深的感慨。很显然,听众们都被酒和我的话弄得昏昏沉沉了。最后,倒是让达瑟作了一个失之草率简单,却能让大家明了的总结:“就是一个大房子,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他们的照片跟名字住在里面!”

大家的酒好像立即就醒了一半,齐齐地说:“哦!”

白天被太阳晒融而变得柔软的冰雪、土地和树木,这时正重新变得坚硬,空气因为冷冽而显得特别清新。

几杯酒下肚,林军把手袖在怀里,抬起迷茫的双眼:“我就想告诉老爹一声,我想他会高兴的。”

“你这么做没错。”

“我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两个娃娃那么害怕。他们为什么害怕自己的爷爷?”

达瑟就冷笑:“你不是机村人吗?”

“哦是。”

“我看你不是。”

“我是!”

“那你就该知道,他们不怕爷爷,他们怕那该死的土包!一个人的灵魂怎么会待在那么冰凉黑暗的地方!”一个人想要讲太多道理的时候,就会遇上自己说不清,别人也听不明白的难堪处境,刚把我从难堪中解脱出来的达瑟自己又陷人了这样的困境,并让别人来解了围。黑暗中看不清说话的人,但话却说得分明:“除非他是一个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空山 3》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