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万历首辅张居正 > 15

15(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时,姚旷进门道:“大人,大内派张鲸前来宣旨,请你即刻回值房接旨。”

太监张鲸身边站着两个小火者,抬着一个礼盒。张鲸道:“张先生接旨。”张居正一提袍角,准备跪下接旨。张鲸说:“张老先生,免了礼吧!今儿个,皇上是口谕。”接着念道,“说与张先生知道,朕每见你忠心为国,夙夜操劳,心实悯之,又听说胡椒苏木折俸,先生与两京所有官员同等,朕愈觉难过!今特赐纹银一百两,大红丝绢二疋,光素玉带一围。钦此!”

张鲸念毕,吩咐小火者打开礼盒,把几样物品放在桌上摆好,请张先生过目。张居正对着乾清宫方向拱手道:“臣何德何能,蒙圣上如此眷顾。”张鲸道:“张先生,咱这就回去缴旨,皇上还在东暖阁等着哪。”张居正关切地问:“皇上还在值事?”张鲸道:“由冯公公陪着,在练习书法。”张居正说:“我正想写揭帖进宫,请求皇上召见,你来了正好,帮我带帖子进去。”

张居正伏案写帖,姚旷进来报道:“吕阁老有要事相见。”张居正说:“你请他进来。”张鲸接过帖子,拱手道:“不多打扰,我先走一步。”说毕出门。

吕调阳进门看见桌上的赐品,张居正说:“这是皇上的恩赐,说实在我是受之有愧!胡椒苏木折俸,事态并未平息,更何况所付代价是京城的所有京官!”吕调阳道:“但你毕竟是首辅!皇上与您的君臣之谊,足为千古楷模。”张居正说:“吕大人找我究竟有何事?”吕调阳抖了抖手上的签纸:“也没什么大事!”张居正问他手上拿的是什么,吕调阳把手往后缩,说不值得看,张居正愈发奇怪,催促他拿来,吕调阳犹豫再三,把手上那张笺纸递了过去。原来是一首绝句:

吊童主事

古拙宁争饭一瓯?

乘风南去弄清流。

君魂谢过皇恩去,

过罢孤山有莫愁。

张居正疑道:“童主事,是不是那位礼部仪制司主事童立本?”吕调阳说:“正是。”张居正问:“他怎么了?”吕调阳说:“昨夜里,他上吊死了。”张居正大惊,吕调阳道:“我当过礼部尚书,童立本曾是我的属官,他这一死,我不表示一下哀悼,恐为士林讥刺,但又怕前往童家致祭,惹出是非来,一时拿不定主意,故来请示您。”

张居正问:“有什么是非呢?”

吕调阳道:“时下一些官员,想利用胡椒苏木事件抵制京察,我若前往童立本家,恐怕别有用心之人会借此大做文章。”

张居正知道现在的确会有人利用童立本之死大做文章,但童立本毕竟死得可怜,他让吕调阳代表内阁前往致祭一番,顺便把皇上赐赠的一百两银子也带给童立本的家属。但吕调阳不赞同,说国朝以来,从来没有哪一位大臣敢把皇上的赏赐转赠他人的。皇上赏赐乃大臣之幸,若不珍爱,岂不是对皇上恩典的亵渎?张居正只好打消这个念头,但仍让吕调阳前往童家致祭,这个时候由他出面较为妥当。

张居正沉思,半晌,他冲着门外喊:“姚旷。”姚旷进入,张居正对他说:“你把游七给我叫来,马上!”

魏廷山走进吏部值房,将一张笺纸递到杨博手上。这是讣告,署名童从成、童从稷,是童立本的两个儿子。童从成小名柴儿,是个傻子,童从稷远在故乡参加乡试,童立本身后凄惨得很。杨博叹道:“童立本若不上吊,挨到今日不就好了,郝一标打出招牌来,收购所有的胡椒、苏木。”魏廷山说:“童立本一是生活无着落,二是担心京察过不了关,会被免职,故走上绝路。”杨博对他说:“你这话可有失偏颇,童立本的死不该与京察挂上钩。”魏廷山道:“可这是实情,不然他怎么会走上绝路?博老,这万历新政,未必需要这样开头?”

游七进入,张居正怒视着他:“你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我叫你都叫不动了。”游七低头道:“小的不敢。”张居正问:“那你为何磨磨蹭蹭到现在才来?我知道你那位远房表哥童立本,昨晚寻了短见,你心里不好受,所以我也就不怪罪你了,去,从我这提二十两银子,带给他的家人。”

游七含泪道:“人都死了,给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了。”

张居正叹息了一声:“人死不能复活!但作为一个实物折俸的倡导者,我只能以此来表示我的歉意!告诉他的家人,童家的后代我会管到底的。”游七道:“那除了童家呢?那些家中依然揭不开锅的小官吏,他们又该怎么办?”张居正脸上难看得很:“你还在指责我?”游七垂头道:“小的不敢,我只是在埋怨这世道!”张居正说:“想让世道变得清明,难免会有人付出代价!当然,这些代价付出得越小越好!”

游七望着他,泪落满腮。张居正自语道:“其实我何尝不想亲自去看看他。”

童立本家小院前来悼念的官员络绎不绝。游七手中拿一个包裹走来,众人见他便窃窃私语:“那位新任首辅的管家,听说他跟童立本还沾了点亲。”又有人说:“他俩要真有点亲戚关系,童立本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游七在众目睽睽下走向院子。院中到处摆满挽幛。吹鼓手们大奏哀乐。在呜哩哇啦的唢呐声中,十几个哭婆子尖着嗓子,一齐放了悲声:

哎哟——

我的童大人嘞,我的童大人啰,

你凭什么这样狠心,

丢下傻子儿,丢下苦命的老婆

一脚踏上奈何桥,

要去阴曹会阎罗,

满街的人都在说,

这是胡椒苏木惹的祸……

哀哭声中,披麻戴孝的桂几百感交集。早已有人来到桂儿身边,冲她低语,桂儿停止哭嚎望着游七,游七走向她,将那个包裹递上。桂儿问:“你来干什么?”游七说:“我是替首辅大人,来给您送银子的。这是二十两纹银,你可以用它为童表哥置办丧事,余下的可解你和柴儿眼下的燃眉之急。”

桂儿怒视着他,道:“人活着的时候,你的那位主子把我家老爷他的俸银都给剥夺了,人死了却跑这来猫哭耗子,你给我滚,滚!”说着,她一把将游七推倒在地。柴儿见状,竟哈哈大笑。有人帮腔:“把他轰出去。”说着,几个壮汉把游七拽起,把他推出门外。老郑上前护住游七,冲桂儿喊道:“夫人,游七是一片好心,你不能这么对他。”桂儿说:“可他们又是怎么对我们的?老郑,你要还在这儿搅和,我把你也一并轰出去。”

魏廷山的官轿在院外停下。人们将目光投射到门外,老郑见状冲游七道:“走吧!这儿的人都快疯了!”游七无奈,捧着包裹悻悻转身出门,与魏廷山擦肩而过。

魏廷山进了门,众人让开通道,魏廷山来到灵堂前致祭,王显爵走进门来陪祭。祭毕,魏廷山走向桂儿:“童夫人,童立本乃是京城京官的楷模,他死于无辜,我以及王显爵大人仅代表礼部和吏部,对童立本的死表示深切的哀悼!还望童夫人节哀!”说完,便一挥手,有人送上赙仪,竖起挽幛。桂儿泪流满面。

魏廷山与王显爵走出小院,魏廷山问:“你怎么又来致祭?”王显爵说:“听说你要来,我特意赶来与你相会。”魏廷山叹道:“兔死狐

悲,童立本这一死,京城不少官员心里都不好受。”王显爵说:“所以咱们要借这个势态把事情闹大。”魏廷山道:“但人不能这么长久的搁在门板上,你看这天气……”王显爵低声道:“人臭了才好呢!这事儿拖得越久对咱就越有利,你看看张居正手下的那帮部院大臣,哪个过来了?”魏廷山说:“这个可以理解,他的那些部院大臣,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自然不会到这里来,礼部尚书尚未到职,这童立本的丧事,就只有你和张四维两人张罗了。”王显爵说:“张四维才不肯张罗呢!童立本一死,张四维大约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就猫在家里装病,也不来衙门当值,这人虽然也算是高拱的门生,可到了节骨眼上,却溜之大吉。”

魏廷山说:“人各有志,我看这个张四维,八成是要改换门庭了。”

礼部右侍郎张四维来拜访武清伯李伟大人时,李伟正光着膀子蹲在一堵短墙上砌砖。四周花木扶疏,山石池塘,盎然有序,这堵短墙显得特别扎眼。武清伯蹲在墙上,惬意地看着新砌起的短墙,一把砌刀在手上玩得飞快。好好一座花园,他偏砌一堵墙练手艺,是因为国丈爷本来就是泥瓦匠出身,俗话说,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听说张四维来了,李伟两手按墙,噌地跳下,一边搓着手上的泥,一边对小工说:“你小子别偷懒,这泥多和一点,待客人走了之后,咱还要来砌上百十块砖。”

李伟光着膀子,抹着汗珠子要往客厅里去。管家钱生亮拦住他,让他见客人总得穿上蟒衣才好。李伟道:“嗨,你要不提醒,咱又把这档事儿给忘了。”

张四维在客堂里走动,看到一些俗不可耐的摆设,不禁哑然失笑。钱生亮对张四维说:“张大人,稍坐片刻,咱家老爷立马就到了。”张四维坐到一把椅子上,笑着说:“听说武清伯有个嗜好,每天闲着没事,就在花园里砌墙。砌了拆,拆了又砌。”钱生亮道:“可不是。好端端的一座花园,被他捣腾得不成样子。老夫人和大公子都看不惯,但谁也说服不了他,谁说他,他跟谁急。”张四维道:“武清伯这是富贵不忘本啊!”

已经穿上蟒衣的李伟掀帘儿走了进来,笑嘻嘻地说:“钱生亮,你又背着咱说什么坏话?”钱生亮满脸堆下笑来,答:“老爷,小的向张大人介绍,你老勤俭持家,不忘本。”李伟道:“本老汉就这么一点优点,也值得你老挂在嘴头上。去,给客人拿点吃食儿来。”钱生亮从架子上取下一个水果托盘。这托盘很特别,四周都是雕饰得栩栩如生的桃、苹果,唯中间有一凹处。钱生亮捡了一只鸭梨,小心翼翼放上去,把果盘放到张四维面前的茶几上。

张四维小心地说:“武清伯,下官早就想来看看你,一直穷忙,到现在才落下空儿。”李伟道:“咱那可怜的女婿死了,接着是小外孙登基,这都是朝廷大事,够你们礼部忙的。”张四维说:“为皇上办事,再累、再忙,我也心甘情愿。只是有些事儿,我想使劲却使不上啊!”

李伟道:“张大人,你吃水果。”张四维瞅了瞅果盘,便伸手去拿苹果,却拿不动,一使劲,整个果盘都拿了起来。李伟道:“张大人,你吃那个拿得动的。”张四维问:“哪个拿得动?”李伟说:“最上头那个梨。”张四维笑了笑,罢了手。

李伟问道:“张大人,你说,是什么事儿让你使不上劲?”张四维说:“还不是为你武清伯的事。你的小外孙,如今的万历皇帝登基,你的闺女李贵妃晋封为皇太后。按道理,你老的爵位也该升一升了。”李伟感兴趣地看住他说:“怎么升?”张四维道:“大明开国,洪武皇帝将爵位分为公、侯、伯三等。伯是最低的。你女婿隆庆皇帝登基,你由锦衣卫指挥使晋升为武清伯。那时,你的闺女是贵妃。如今,李贵妃晋封为李太后,水涨船高,你应该晋爵一级,由武清伯升为武清侯。”李伟脸上浮现笑容:“唔,张大人言之有理,你既然想到了,就该办理呀?”张四维道:“不是不想办,是办不成啊!”李伟问:“为何办不成?你不是礼部右侍郎吗,也算礼部的一个堂官呀。”张四维道:“我这个堂官能管什么事?先前礼部尚书是吕调阳,他入阁之后,这礼部尚书一职的位子还空着,目前在礼部管事儿的是王显爵。但他眼下一直挑头与张居正作对。听说,张首辅给皇上推荐了三个接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李伟问:“哪三个?”

张四维说:“打头的是南京礼部尚书万士和,下官也在推荐之列,名列第三。”

李伟道:“没有王显爵?”

张四维说:“没有。”

李伟说:“这么说,你张大人有希望升官?”

张四维点头道:“这就要看武清伯你肯不肯帮忙。”

李伟眨巴了一下眼睛,问:“武清伯升上武清侯,能加多少俸禄?”张四维说:“一年多几百石粮食,一千多两银子。”李伟呵呵笑了两声:“呀,多这么多。这武清侯,咱一定要当!张大人,你说,咱怎样才能晋升?”张四维说:“只要我张四维在礼部说得上话,我就一定向皇上力荐。”

王显爵在值房,听书办说刚才有人看到张四维去了武清伯的家,不禁叹道:“不出我所料,这家伙像只老鼠,见缝儿就钻,看来以前我对他太掉以轻心了!”

朱翊钧在练字,李太后站在一旁观看。冯保喊道:“万岁爷!”朱翊钧放下笔:“大伴,今儿个怎么来迟了?”冯保道:“老奴在整理奏本,万岁爷,今儿个的奏本多极了。”朱翊钧问:“奏本呢?”冯保朝门外喊了一声:“进来!”太监们把四只大红木箱子抬进来,冯保打开箱盖,里面满屯屯尽是奏章。朱翊钧和李太后走上前来观看。

朱翊钧拿起箱子里的一份奏章:“吏部尚书杨博自陈不职疏。”李太后怪异道:“杨博自陈不职,他有什么不称职的,他不是干得好好儿的吗?”冯保说:“杨博三朝老臣,是干得不错,但他这份奏章却不得不写。”李太后急问:“这是为何?”朱翊钧说:“母后真是好忘事儿,你忘了,儿一个月前早朝亲自颁旨,要在两京官员里头实行京察,每位官员,都必须把五年来为官情况,写一份《自陈不职疏》报上来。”李太后拍脑门道:“哎呀,这样大的事儿,我差点忘了。”冯保说:“这四大箱子奏章全是各部院四品以上大臣写给皇上的《自陈不职疏》,按内阁规定,今天是大臣们交付奏章的最后期限。”李太后问:“有没有不交的?”冯保说:“没有。”李太后道:“唔,大臣们还不敢藐视朝廷。好!”

朱翊钧皱眉道:“大伴,朕平日每天听三四份奏章,就觉得很累,这四大箱奏章,朕要读到啥时候?”冯保说:“万岁爷,这四大箱奏章还仅仅只是北京衙门的,南京的还没有送到呢。”李太后说:“钧儿,所有部院大臣的奏章,你应该看一遍,余下的,直接送到内阁拟旨。”朱翊钧道:“这是个好主意,儿刚刚当上皇帝,这些大臣们的好坏,儿哪里知道。让张先生处理去!”李太后说:“钧儿,奏章你可以不看,但张先生怎样处理这些大臣,你要过问。”

朱翊钧喊道:“大伴!”

冯保说:“老奴在。”

朱翊钧道:“把这些箱子抬到内阁去。”

(本章完)

不想错过《万历首辅张居正》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